首页> 中文学位 >晚明僧侣的政治生活、世俗交游及其文学表现
【6h】

晚明僧侣的政治生活、世俗交游及其文学表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明代佛教发展与僧侣生存环境

第一节 列朝执政者对佛教的态度及影响

一、洪武、永乐之际佛教状况

二、仁宣英代宪诸朝之佛教

三、孝、武两朝之佛教

四、世宗及后来晚明佛教之中兴

第二节 佛教义学在前中期的停滞与晚期的转变

第三节 晚明僧侣之积极入世及其展示的意义

第二章 隆万间权力更替与僧侣势力的渗透

第一节 女主统治与“九莲菩萨”

第二节 憨山之于无遮会及其下狱原因

第三节 紫柏游走宫门及“癸卯冤案”

第三章 晚明党争中的僧俗交游及相关方式

第一节 万历朝僧人所交往之士大夫群体概况

第二节 矿税与党争的经济立场

第三节 开雕嘉兴藏前后的错综人事

一、刻经场地

二、南还与道开隐去诸原因

三、刻经时紫柏行踪

四、密藏道开的角色与遗集所载党争之实

第四节 启祯间雪浪系弟子之于士大夫

1)与崇祯前进士之交游

2)与钱谦益之交游

3)与崇祯间进士之交游

4)与由儒入佛者交游

5)与吴伟业之交游

6)与东林顾、高后人交游

第四章 晚明僧侣之诗世界

第一节 紫柏与积极入世之僧诗

第二节 僧诗中游宴寄怀之常态

第三节 “不拈佛法不谈诗”——意清修之僧诗

第四节 佛学与晚明诗歌的交互影响

一、宗教与文学之关系刍议

二、禅宗思想影响晚明诗歌的途径

三、格义之法下僧俗的佛典运用

附录:晚明僧侣年谱合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研究的首要目的,在于真实表现晚明僧侣作为一个群体,如何参与到当日中央政治、士大夫俗世生活的形态原貌;继而在僧侣生平、重大事件遇之考证建立以后,进一步讨论僧人之文学交游及其诗歌创作,以发掘方外群体在文化史背景下的文学史意义。高僧之俗世生活状况,并不妨碍其宗教职责,相反在晚明,其弘法传教亦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同时,本研究亦欲证明,当日僧侣们结交政治高层,游走士大夫之间,以及频繁的诗歌创作等种种入世之行为,亦为其出家人本职之衍伸,槛内外之作为,始终相辅相成。僧侣于晚明时代所参与之政治争端、俗世交游、文学酬赠,皆为其欲达佛教中兴而不得不为者。
  本研究第一章所欲讨论,为有明一代之佛教发展状况,及于外部政治环境、内部佛教义理及僧人自主选择弘法之方式三方面,并解释了明代前中期为何佛法不盛,而万历后重又高僧辈出之关键。首先是前中期之历朝帝王,大都于佛教无甚兴趣,甚至时有打压;其次,佛教义理发展缓慢,尤其是禅修之形式严重僵化,其对俗世的吸引力亦逐渐丧失,佛教昌盛之充分条件因而缺失。而晚明隆万间之佛教中兴,首先由于外部之帝王及中央高层笃信佛法,又因穆、神易祚之际,佛教势力成为执政者手中之棋子,其中兴之必要条件业已成熟,僧侣内部研习义学,改正积习,佛教之面目焕然一新。皇家之眷顾与佛学振兴,又成为佛教接触士大夫阶层之机缘,为其在俗世弘扬佛法打开方便之门。
  第二章着重讨论了晚明时,政治生态更替之中心人物——神宗生母慈圣李太后,如何于万历朝初,改变旧日政治面貌之大胆作为。其重用张居正,使之放手经济改革,整顿吏制者,旧时史论中已颇多涉及;然慈圣藉佛教信仰,自立宗教偶像,亲近奉佛士大夫,广开禅林,施刻大藏事,前代研究多以之不关政事,而将之割裂讨论,则未必妥当。今知慈圣此举,即为借崇佛而阴易朝中政治势力之举,张居正、申时行等皆于佛家示好,而后起之东林诸子,亦多奉释迦;自万历中期之“争国本”起,近慈圣之奉佛士大夫转而支持皇长子常洛,遂开启晚明党争之序幕,其幕后操纵,亦出慈圣之手。今观僧人于此政教相合之万历朝,其政治倾向必近慈圣;而一旦陷入纷争,则僧人亦甚可能为后党一时失势而牺牲,万历间两大高僧紫柏、憨山,即因游走宫门而下狱甚至瘐死,即为其例。
  第三章叙僧俗交游之规模及方式。僧人与士大夫有所交游,是为显而易见之事,然当日僧俗间交游之规模究竟如何,与僧人交往之士大夫党派、学派身份如何,一直未有全面的梳理。本论所考出万历间与紫柏、憨山等急进派僧人过往之士大夫,多为东林清流一党,同时江右籍人士而亲近王学者尤多,是为晚明儒释融合及僧人与政治融合之见证。万历间僧人与士大夫交往之典型事件,一为议罢矿税,一为开雕方册大藏,亦曾为研究界忽视,或仅作为僧人世俗生活之一部分,而流于简单。据本论考证,议罢矿税、开雕方册大藏,皆属僧人为党争而起,且结果皆未能于万历朝中有所了结,而为僧侣引来诸多风险。至于嘉兴藏之刊刻,本研究亦能从常见之文献中,梳理出诸多僧俗间交往奔走之故实,或可补大藏刊刻史之阙。
  第四章凭藉前文所搭建之晚明僧侣与士大夫之关系结构,讨论僧侣与士大夫如何诗歌往还,及僧人创作之诗世界。僧人诗歌造诣,于晚明诗坛虽难属上乘,然其中所展示之精神风貌、处世态度,仍多有可论者。僧人诗歌之表现内容,依其对诗歌功用认识之态度,大致可分为三类,除积极入世、激进改革,及与世无争、隐身禅林两端外,介于槛内外之间者占多数,其诗歌所表现之日常生活,亦最为丰富。今观僧诗中之上品,多出自雪浪门下,尤其雪浪法孙苍雪读彻,其诗歌成就为僧中第一,恐非吴梅村之谬奖。基于僧俗诗歌酬唱往还之频繁,此章最后一节,尝试讨论晚明僧侣,或者说当日佛教思想本身,对晚明诗坛的若干影响,以回归此前所预设的文化史视野下,晚明僧诗的文学史意义之讨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