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跨国公司绿色管理对本土企业溢出效应的渠道研究
【6h】

跨国公司绿色管理对本土企业溢出效应的渠道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跨国公司和绿色管理

1.1.2 跨国公司绿色管理在全球范围的扩散

1.1.3 跨国公司对本土企业的影响

1.1.4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主要概念界定

1.2.1 绿色管理和绿色管理战略

1.2.2 产品绿色度

1.2.3 溢出效应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1.6 小结

2 文献回顾和评述

2.1 企业绿色管理的动机和理论解释

2.1.1 环境经济学视角

2.1.2 资源基础观

2.1.3 制度理论

2.1.4 三种理论对企业绿色管理研究比较及评述

2.2 企业绿色管理战略相关文献

2.2.1 企业绿色管理战略内容

2.2.2 企业绿色管理战略分类

2.3 作为绿色管理角色的跨国公司研究

2.3.1 跨国公司的东道国环境效应及理论解释

2.3.2 跨国公司绿色管理动机:合法性视角

2.3.3 跨国公司绿色管理动机:资源基础观

2.3.4 跨国公司绿色管理动机:资源依赖观

2.3.5 跨国公司绿色管理战略:全球一体化和本土化

2.3.6 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

2.3.7 跨国公司绿色管理研究评述

2.4 跨国公司溢出效应相关研究和评述

2.6 小结

3 跨国公司对本土企业绿色管理战略的影响机理分析

3.1 跨国公司在上下游供应链中的绿色管理能力

3.1.1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情况

3.1.2 在华跨国公司绿色管理现状

3.1.3 跨国公司对上下游的绿色整合

3.2 本土企业绿色管理的现有障碍

3.2.1 生态意识缺乏

3.2.2 企业内部资源限制

3.2.3 环境监管和执行力不足

3.3 跨国公司对本土企业绿色管理战略的影响机理:基于资源依赖观

3.3.1 资源依赖观和本土企业的外部资源

3.3.2 来自跨国公司的客户资源:绿色订单效应

3.3.3 来自第三方监管的公共关系资源

3.3.4 来自政府的政策资源

3.4 小结

4 跨国公司绿色管理对本土企业溢出效应的渠道理论模型

4.1 模型概述

4.1.1 跨国公司绿色管理的溢出渠道(自变量)

4.1.2 本土企业的绿色管理(因变量)

4.1.3 理论模型

4.2 跨国公司水平关联对本土企业绿色管理的直接作用

4.3 跨国公司后向关联对本土企业绿色管理的直接作用

4.4 跨国公司前向关联对本土企业绿色管理的直接作用

4.5 本土企业绿色管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4.5.1 选择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的原因

4.5.2 技术溢出效应中吸收能力

4.5.3 绿色管理溢出效应中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4.6 行业竞争强度的调节作用

4.6.1 选择行业竞争强度作为调节变量的原因

4.6.2 技术溢出效应中行业竞争强度

4.6.3 绿色管理溢出效应中行业竞争强度的调节作用

4.7 行业污染程度的调节作用

4.8 研究假设汇总

4.9 小结

5 跨国公司绿色管理水平溢出效应的渠道分析

5.1 研究问题描述

5.2 模型建立

5.2.1 模型假设

5.2.2 模型参数汇总

5.3 模型求解

5.3.1 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的产品最优价格

5.3.2 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的最优市场份额

5.3.3 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的最优产品绿色度

5.4 数值模拟分析

5.4.1 本土企业产品绿色度和消费者绿色偏好支付系数的关系

5.4.2 本土企业产品绿色度和实施绿色管理成本降低率的关系

5.5 小结

6 跨国公司绿色管理垂直溢出效应的渠道分析

6.1 跨国公司绿色管理后向溢出的机理分析:绿色订单效应

6.1.1 模型假设和博弈过程

6.1.2 模型参数汇总

6.1.3 本土供应商垄断中间品市场的情形

6.1.4 存在竞争供应商的双寡头模型

6.2 后向溢出效应的数值模拟分析

6.2.1 本土供应商实施绿色管理对中间品销量的影响

6.2.2 中间品最优绿色度和消费者绿色敏感度的关系

6.2.3 中间品最优绿色度和竞争供应商效仿概率的关系

6.3 跨国公司绿色管理的前向溢出的机理分析

6.3.1 模型假设和博弈过程

6.3.2 模型参数汇总

6.3.3 本土销售商的最优绿色度:垄断和双寡头模型

6.3.4 数值模拟分析

6.4 小结

7 跨国公司绿色管理溢出渠道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

7.1 研究方法

7.1.1 动态面板数据研究方法

7.1.2 广义矩估计法

7.1.3 研究计量模型

7.2 样本选择和数据获取

7.2.1 样本选择

7.2.2 研究行业

7.2.3 数据来源

7.3 变量测量

7.3.1 因变量:绿色管理水平

7.3.2 自变量:关联度

7.3.3 调节变量

7.3.4 控制变量

7.4 样本描述性统计

7.4.1 总体样本描述性统计

7.4.2 绿色管理水平的描述性统计

7.4.3 关联度的描述性统计

7.4.4 调节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7.4.5 样本相关性分析

7.5 面板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7.5.1 单位根检验

7.5.2 协整分析

7.6 静态面板数据分析

7.6.1 静态面板数据统计结果

7.6.2 多重共线性检验

7.6.3 模型的选择:F检验、LM检验和Hausman检验

7.6.4 静态面板数据分析结论

7.7 动态面板数据分析

7.7.1 动态面板数据统计结果

7.7.2 序列相关性:Abond检验

7.7.3 工具变量的有效性:Sargan检验

7.7.4 动态面板数据分析结论

7.8 调节效应分析

7.8.1 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分析

7.8.2 行业竞争强度的调节效应分析

7.8.3 行业污染程度的调节效应分析

7.9 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7.10 小结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和讨论

8.1.1 水平关联的直接作用

8.1.2 后向关联的直接作用

8.1.3 前向关联的直接作用

8.1.4 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8.1.5 行业竞争强度的调节作用

8.1.6 行业污染程度的调节作用

8.2 研究启示与对策建议

8.2.1 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启示

8.2.2 对本土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启示

8.2.3 对跨国公司在华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8.3 研究创新与理论贡献

8.3.1 提出了绿色管理溢出效应的概念以及渠道理论模型

8.3.2 归纳出了绿色订单效应这一创新概念

8.3.3 运用博弈论方法研究绿色管理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

8.4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8.4.1 研究内容方面

8.4.2 研究方法方面

8.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使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学术界、实践界的关注。跨国公司既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也由此成为了全球性问题的主要承担者。为了应对多元利益相关者,或者出于培养绿色竞争优势的考虑,众多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实施高水平的绿色管理。由于跨国公司强大的经济影响力和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能力,其环境行为的影响力也逐步渗入到世界范围。另一方面,新兴市场本土企业原本所处的发展阶段可能尚未普遍达到积极自觉进行环境保护、实施绿色管理的水平,正足由于加入了全球价值链同跨国公司建立了关联,使得本土企业提前或加速了达到国际标准的绿色管理,本文称这种现象为“绿色管理的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对于中国社会、经济以及企业自身发展都是积极的、正向的,所以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以往文献较多的考察跨国公司对世界各国经济、技术创新的影响力,对于社会责任特别是环境保护影响力的研究较少。本文目的则是研究跨国公司的绿色管理是通过哪些渠道影响本土企业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跨国公司的绿色管理溢出渠道有哪些?跨国公司绿色管理在这些渠道中传递机制是什么?这些渠道中哪些因素会促进本土企业的绿色管理发展?政府和非营利机构在这些渠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运用资源依赖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对本土企业绿色管理战略的影响机理,分析了由于跨国公司在供应链中特有的权力地位,利用客户资源、公共关系资源以及政府政策资源对本土企业绿色管理施加的影响。接下来,本文构建了跨国公司绿色管理向本土企业溢出渠道的概念模型,分析了水平关联、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这三种渠道对本土企业绿色管理水平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绿色管理吸收能力、行业竞争强度以及行业污染程度这三个变量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
  围绕概念模型本文对跨国公司绿色管理的水平、后向和前向溢出渠道进行了经济学博弈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跨国公司会促使本土企业的绿色管理产生,并且消费者对产品绿色性能的认可以及政府对行业环保进入标准的设定,都会促进本土企业的绿色管理,但是如果存在竞争对手效仿绿色管理瓜分市场份额,则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积极性会降低。
  为了检验概念模型的王见实存在性,本文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模型中提出的假设。具体结论为:(1)跨国公司的水平关联、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这三种渠道均会对本土氽业的绿色管理水平产生正向影响。但是这种正向影响在当期并不明显,而会在滞后一期中显现出来。(2)本土企业的绿色管理吸收能力对水平关联和后向关联渠道中产生的溢出效应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对于前向关联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对于前向关联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的原因可能在于跨国公司同本土企业的前向关联中,基于绿色管理的合作性内容较多,这种合作性内容通常是较为前沿的,本土企业起点较低的绿色管理吸收能力对这种前沿性的绿色管理内容支持力较弱。(3)行业竞争程度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这可能因为虽然绿色管理能为企业带来长远的核心竞争优势,但由于实施绿色管理初期投资额较大,处在竞争激励行业中的企业也要考虑成本因素。(4)行业污染程度对后向溢出效应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对水平溢出效应和前向溢出效应的调节作用为负。该结论概念模型中的假设相悖,主要原因可能存在一些跨国公司仍然将中国视为“污染避难所”,将高污染、能耗高的产业转移到国内,也可能是由于行业污染程度较严重的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成本也较高,企业可能不愿意进行高额的绿色投资。
  本文可能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了跨国公司绿色管理溢出效应的概念,这是对技术溢出效应的一个借鉴和突破,并且构建了包括水平关联、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这三种溢出渠道的理论模型,是对原有的跨国公司理论的一个扩展;(2)绿色订单效应也是本文的一个概念创新,本文运用资源依赖观分析了跨国公司通过绿色订单效应对本土企业绿色管理的推动,描述了新兴市场国家企业有可能从采取被动性管理策略向采取主动性环境管理策略的转化,丰富了战略管理理论的解释力。(3)另外本文结合了博弈论分析和动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两种方法,既能很好的描述现实存在,也能提供了今后发展的理论最优解。特别是通过博弈论方法,对绿色管理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影响变量进行了解析,有助于理解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对博弈论运用到跨国公司理论领域有一定的创新之处。
  缘于研究者本身的学术水平及现实条件,本文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最后部分本文提出了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