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率衍生品的定价研究——基于HJM模型的实证分析
【6h】

利率衍生品的定价研究——基于HJM模型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本文思路与框架

1.5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及理论综述

2.1 利率衍生产品的概念及其主要种类

2.2 利率衍生品的发展现状

2.3 利率衍生品定价的文献回顾

2.4 利率衍生品定价的基本理论与模型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JM模型以及跳跃的HJM模型理论研究

3.1 HJM模型介绍

3.2 跳跃的HJM模型

3.3 基于HJM模型的蒙特卡洛模拟算法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JM模型及跳跃HJM模型的利率衍生品的实证分析

4.1 数据选取以及实证分析准备

4.2 HJM模型以及跳跃的HJM模型对利率衍生品定价的实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本文总结及建议

5.1 本文主要结论及其经济学意义

5.2 政策建议

5.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注释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作为最重要的金融衍生产品,利率衍生品自诞生以来,就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利率衍生品市场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活跃的市场。我国大陆在1992年首次对国债期货进行试点,1995年2月,国债期货市场上发生了非常震撼的“327”违规操作事件,对国债期货市场造成了巨大的打击,经历一次失败的教训之后,国家对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持谨慎态度。21世纪初国家开发银行才发行中国历史上第一只了可赎回债券,到目前为止发展速度依然相对缓慢。当前我国市场上可以公开交易的利率衍生品主要包括可赎回债券、可回售债券等含权债券、人民币利率互换、利率远期协议(FRAS)以及小额外汇结构性存款等。
  伴随着利率衍生品的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如何对利率衍生品进行合理定价已经成为广大投资者以及监管者共同关心的课题之一。对投资者而言,能否对利率衍生品进行合理定价是能否盈利的基础;对监管者而言,定价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市场是否成熟、健康发展以及政策能否合理执行并达到效果。因此,研究如何对利率衍生品进行合理定价,对市场上的任何参与者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基于HJM模型对我国利率互换产品定价进行实证分析,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对远期利率进行模拟预测,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HJM模型适用于我国利率互换市场,加入跳跃项的HJM模型对远期利率的预测结果明显优于不带跳跃项的HJM模型,因此带跳跃项的HJM模型无论对市场,还是对投资者、监管者而言都更有借鉴意义。
  文章的最后,给出了本文实证研究的结论以及关于利率衍生品定价方面的政策建议,还提出了有关此课题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