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问题研究——基于产权性质和公司治理的视角
【6h】

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问题研究——基于产权性质和公司治理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图表索引

摘要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MM理论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3 代理成本理论

2.2 实证研究

2.2.1 国外实证研究

2.2.2 国内实证研究

2.3 本章小结

3.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3.3 样本分组

3.4 变量说明

3.5 模型设计

3.6 本章小结

4.实证研究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4.2 变量相关性分析

4.3 模型回归分析

4.3.1 全样本回归分析

4.3.2 基于产权性质分类的回归分析

4.3.3 引入公司治理分组的回归分析

4.3.4 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5.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与启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公司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和深入,学术界对于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是指在不完美的资本市场中,公司面临外部融资约束而造成的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造成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下的投资不足,二是代理成本问题下的投资过度。两者都会使公司面临较高的外部融资成本,在投资时倾向于使用公司内部的现金流。
  中国上市公司由于产权性质的不同和公司治理水平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关系及其动因。本文选取了2007至2011年沪深两市578家制造业公司数据,采用产权性质和公司治理指数对样本进行分组,通过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相关性检验和回归分析,对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研究发现:(1)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水平与内部现金流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中国上市公司存在投资现金流敏感性;(2)民营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高于国有企业;(3)国有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动因是代理成本问题下的投资过度,而民营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动因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下的投资不足;(4)公司治理水平影响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低治理水平的公司比高治理水平的公司具有更高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但公司治理水平在动因解释上的影响有限,国有企业无论治理水平高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动因仍显著为代理成本问题下的投资过度;民营企业无论治理水平高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动因仍显著为信息不对称问题下的投资不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