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短期融资券发行利差影响因素分析
【6h】

我国短期融资券发行利差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方法及结构

1.3.2 创新点

1.3.3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信用风险定价模型

2.1.2 流动性溢价理论

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三章 我国短期融资券市场概述

3.1 短期融资券简介

3.2 短期融资券发展历程

3.3 短期融资券发展现状

3.4 短期融资券未来发展趋势

3.5 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 短期融资券券利差的影响因素

4.1 发行利差的界定

4.2 信用风险溢价

4.3 流动性风险溢价

4.4 系统性风险溢价

4.5 其他风险溢价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数据的选择与分析

5.1.1 样本选择

5.1.2 变量选择及定义

5.1.3 实证方法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多元回归分析

5.4 模型检验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的结论

6.2 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短期融资券自2005年5月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以来,受到市场中各类机构投资者的高度青睐,发行期数不断增多,发行规模迅速扩大。截止2012年年底,银行间债券市场共有2298家企业累计发行短融券2994期,发行规模达到40321.57亿元。短融券的推出和发展是以货币市场发展促进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政策措施,目前已成为市场中重要的固定收益类投资工具。随着短期融资券市场的日渐繁荣,深入了解影响我国短期融资券利差的因素,不仅有助于金融监管机构维持短融券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将为今后信用类债券的发行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银行间债券市场中主要参与者的认知与行为。
  本文选取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系统性风险、财务风险、企业所有制性质、上市、行业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研究的自变量,并基于这些代理变量对我国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利差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层层引入变量的方法进行回归,不仅可以清晰的观察引入变量与利差的影响关系,而且有助于对短期融资券利差进行多角度审视。
  通过分析得到结论:影响我国短期融资券发行利差的因素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因素、流动性风险因素、系统性因素以及所有制属性。其中,市场对信用风险的评价主要是基于发行主体的信用等级;部分财务风险指标对解释利差有显著作用;流动性风险因素对利差的影响在模型中得到很好的验证,发行市场定价中考虑了短期融资券的流动性预期;企业所有制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市场对国有性质企业(中央、地方)给予的收益率的折让。上市与否和行业类别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对利差解释作用不大。

著录项

  • 作者

    李丹丹;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 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 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范龙振;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832.51;
  • 关键词

    短期融资券; 发行利差; 风险溢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