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溪山未曾不变”——论加里·斯奈德的山水诗
【6h】

“溪山未曾不变”——论加里·斯奈德的山水诗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节 诗人简介及选题缘由

第二节 选题的学界研究动态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山水诗的定义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在山水之外:斯奈德的非人类中心的自然观

第一节 观察者与被观察者

一 上帝主宰的悲剧

二 科技带来的灾难

第二节 受教者与教诲者

第二章 “我’’与山水合一:斯奈德的整体生态观

第一节 无根的人类

第二节 重新栖居

一 培养“地方感’’

二 “真正的工作”

第三章 山水即是我心:斯奈德的自然诗学观

第一节 诗与画的二重奏

第二节 “光”和“声”之舞:荒野与城市的和解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山水”一直是斯奈德诗歌创作的永恒主题。迄今为止,他创作了十多部诗集,影响深远,远出于文学界。斯奈德是一位杰出的现代诗人,也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因而考察斯奈德的山水诗,不仅关注在美学层面上,更应注重在主题上进行分析。他独特的抒情风格,同时也包涵着一种意识,一种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孜孜不倦的思考。这些创作于不同的时代背景、融汇了斯奈德一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悟的诗集记录了斯奈德生态思想从初露端倪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也包含了斯奈德山水诗在风格和内容上的几次明显转变。
  本文第一章论述了斯奈德初期的山水诗创作中显露的关于个体与自然关系的初步思索,即其从一开始就形成了非人类中心的自然观。早期的诗人始终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看待自然,虽然同情自然,但又疏于自然。
  第二章论述了斯奈德成熟中期创作中展现的关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进一步探索,至此诗人发展出来一整套相互联系的整体生态观,并且提出了“重新栖居”的建设性解决放案,呼吁自然-社会-文化共生的和谐图式。
  第三章论述了斯奈德晚期关于文化与自然关系的最终探索,即诗人的自然诗学。诗人从东方山水诗画中汲取营养,从积极的入世转向了对于“内心空间”的追求,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自然诗学。
  结语部分肯定了斯奈德对英美山水诗的美学原则和生态意识做出的杰出贡献。

著录项

  • 作者

    王蓉;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 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 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柏华;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诗歌;
  •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山水诗; 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