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末镇边厅的设置与西南边疆
【6h】

清末镇边厅的设置与西南边疆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及学术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路径与方法

第一章 从明到清中期王朝对西南边疆控制的变化

第一节 从明到清中期王朝西南边疆战略的变化

第二节 从明到清中期王朝西南边疆控制的变化

第三节 乾隆中缅战争后西南边疆的形势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孟连:一个边区土司的角色转变

第一节 从脱离到内附

第二节 错综复杂的利益网络

第三节 坝区与山地:族群间的秩序

第四节 倮黑的崛起与秩序的崩溃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镇边厅的设置:内忧外患下王朝建立新秩序的努力

第一节 云南边疆危机的出现及影响

第二节 滇西南统治秩序继续恶化

第三节 岑毓英的军事征剿

第四节 镇边直隶厅的设置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艰难的郡县过程

第一节 镇边直隶厅辖区基层设置变化

第二节 从乱到治

第三节 流动办公: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县(厅)治的迁徙

第四节 地方社会变迁

第五节 小结

结语

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镇边厅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设置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它的设置是清末王朝在西南边疆一个重要举措。
  本文以镇边厅为例完成了一个多种因素影响下边疆政区变迁的个案研究。其历史线索是王朝在滇西南地区统治秩序的变化,清前期,王朝将明末脱离控制的孟连土司重新纳入统治;清中期嘉庆年间,王朝在滇西南的统治经历了失序与再恢复的过程;清末光绪年间,滇西南统治的经历再次失序与再次恢复的过程,最后滇西南边疆变为与内地一致的郡县。这为我们展现了一块边疆区域由土司领地变为国家郡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为我们思考边疆民族社会变迁模式提供了个案。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王朝在滇西南边疆设置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来探索影响王朝边疆政区设置的主导因素。本文认为影响王朝边疆政区设置的主导因素是一定历史阶段王朝的边疆战略。无论是土司政区还是流官政区,他们都是王朝实现边疆控制,实施边疆战略的手段。另外,关于镇边厅设流的分析也反思了传统研究所总结的设流条件在边疆政区设流中的作用。
  文章主要包含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从明至清中期王朝在滇西南的边疆战略和边疆控制的变化,为全文论述的展开提供大的时空背景,第二部分以17-19世纪孟连土司作为王朝边疆代理人角色的转变为主题,研究在孟连土司在其边疆角色的转化过程中,王朝对其态度和政策的变化。第三部分主要对镇边厅设置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边疆危机、地方社会统治秩序恶化、地方督抚个人因素三方面来说明每一种影响因素在镇边厅的设置决策中所起的作用。第四部分主要是对镇边厅设立以后是否达到预期目的一个评价,这一章选择了四个不同角度来作出评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