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创业板发审委会议审核结果与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的实证研究
【6h】

创业板发审委会议审核结果与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创新

1.4 不足之处和改进设想

第2章 理论、法规阐述和实务

2.1 持续盈利能力理论

2.2 创业板相关的法律规制

2.3 创业板审核未通过的实务情况

第3章 假设、变量和数据

3.1 假设

3.2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3.3 变量数据来源

第4章 实证分析

4.1 数据统计描述

4.2 共线性检验

4.3 实证分析

第5章 结论

5.1 研究背景和结论

5.2 实务操作中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从2011年年底至今,国内IPO排队公司数目从100余家剧增到800余家,除去在《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后主动撤销的公司外,也还剩下700多家公司在排队等待过会。对于公司来说,过会意味着公司可以去股市上公开发行,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解决资金需求,同时也为股东带来了巨大利益增值;对于投资者来说,过会意味着又多了一家公司即将上市,在多了一份新的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受到了新股对资金稀释的冲击;对于保荐机构来说,过会意味着即将可以获得高额的佣金,同时也将继续承担公司上市以后的后续责任和风险;对于PE/VC投资机构来说,过会意味着PE/VC的投资成功了一半,剩下的是选择在什么时候退出的问题。毫无疑问,IPO公司过会的成功与否是一道分水岭,对市场参与的各方,都有着不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但是,并不是所有来到发审会的公司都可以顺利过会,虽然证监会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公司上市的条件,但是很多条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量化的标准。本文根据历史上发审委会议的通过情况以及发审委公布的公司未过会原因,选择创业板作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基础上,从未过会原因最为集中的可持续盈利能力方面着手,通过建立量化指标,分析能否过会与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成长稳定性、收益质量、大客户依赖程度以及公司所属行业等因素的关系。最终希望能将实证分析转化为实务应用,为公司上市前的经营管理、公司选择上市时机提供一些建议,同时也为国内PE/VC风险投资机构的投后管理关注点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本文通过理论阐述、法规分析和2011年创业板发审委过会审核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来探索过会成功与否和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讲述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同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叙述,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框架、思路和内容。
  第二部分,理论、法规阐述和实务。包括什么是持续盈利能力,为什么要求持续盈利能力;什么是IPO,什么是创业板,创业板IPO要哪些方面的法律规范要求。
  第三部分,假设、变量和数据。提出假设,为假设选择合适的变量以及模型设定;指出数据来源,并对样本进行统计描述。
  第四部分,实证分析。分析能否过会与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成长稳定性、收益质量、大客户依赖程度以及公司所属行业等因素的关系
  第五部分,结论和建议。指出本文研究的结论、创新和不足,并为公司上市和风险投资实务应用提出一些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