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寻租理论视角下的海关反渎职犯罪研究
【6h】

寻租理论视角下的海关反渎职犯罪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的由来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反渎职犯罪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反渎职犯罪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反渎职犯罪的研究现状

(三)国外寻租理论的研究现状

(四)国内反渎职犯罪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核心概念:渎职犯罪的学理分析

(一)渎职罪的法理概念

(二)渎职罪的经济学解读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一)基本结构框架

(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海关渎职犯罪的现状分析

一、海关渎职犯罪的严峻形势

二、海关渎职犯罪的构成要件和表现形式

(一)海关渎职犯罪的构成要件

(二)海关渎职犯罪的表现形式

三、海关渎职犯罪的特点

(一)海关渎职犯罪的法律特点

(二)海关渎职犯罪的寻租特点

四、海关渎职犯罪的成因

(一)租源的创设提供了渎职犯罪的利润空间

(二)寻租成本的偏移促动渎职犯罪的动机

(三)其他限制性因素助长了溃职犯罪的冲动

五、海关渎职犯罪的社会危害

(一)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二)严重危害民生

(三)扰乱对外贸易秩序

(四)扭曲社会激励机制

(五)会促动利益集团的形成

(六)严重损害海关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

六、海关渎职犯罪的发展趋势

(一)海关渎职犯罪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二)由徇私情渎职型向贪利渎职型转化

(三)由个人行为向群体行动发展

(四)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后发地区蔓延

(五)犯罪手段由传统向智能化转变

(六)案发后的心理表现呈现出巨大起伏

七、海关反渎职犯罪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缺乏思想认同和舆论支持

(二)缺乏协调完备的反渎职工作体制

(三)缺乏有效的内部惩治和外部协调机制

(四)缺乏综合评价惩治和预防渎职犯罪工作的统一标准

(五)缺乏区域之间平衡发展的协调机制

(六)缺乏与任务要求相匹配的反渎职犯罪队伍

第三章 国内外反渎职犯罪的经验与启示

一、美国惩治职务犯罪的经验

二、芬兰惩治职务犯罪的经验

三、新加坡惩治职务犯罪的经验

四、日本惩治职务犯罪的经验

五、香港特区惩治职务犯罪的经验

六、国外经验的启示

第四章 优化海关反渎职犯罪的政治逻辑与对策思考

一、监督与制衡:海关反渎职犯罪的政治逻辑

(一)反渎职的制度建构:强化公共权力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二)重构海关形象:提升政治的正当性

二、寻租理论视角下的海关反渎职犯罪工作指导思想

(一)抑制“租源”,使寻租主体无租可寻

(二)增加寻租成本,弱化寻租者的寻租动机

三、构建海关反渎职犯罪工作体系的策略选择

(一)抑制租源:优化政府干预经济运行机制

(二)压缩寻租空间:完善海关业务管理制度

(三)增加寻租成本:规范行政执法权力

(四)控制寻租动力:强化对海关工作人员的反渎职保护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渎职犯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国家公共管理职权时,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或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正常管理活动,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推进和公民法治意识的健全,渎职犯罪由于其社会危害性及与公民的普遍关联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海关由于处在反走私反腐败的最前沿,执法环境错综复杂,利益冲突交汇集聚,本身渎职犯罪风险隐患较大,加之受98年厦门远华案件的负面影响,一举一动都吸引着各方关注的目光,在反渎职犯罪方面经受着内外两方面的艰巨考验。因此,深入分析海关渎职犯罪的特点、研究渎职犯罪的规律、探讨如何抑制渎职犯罪的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对海关渎职犯罪的研究多从法律或纪检反腐的角度,较少从行为主体本身分析行为人之间以及行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动机。本文在借鉴西方寻租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渎职犯罪行为与寻租行为的内在逻辑联系,以寻租理论为工具,分析了海关渎职犯罪的寻租特点、渎职行为的产生机制及发展趋势,研究了反渎职工作面临的挑战,考察了国际社会对渎职犯罪的治理经验,提出了抑制渎职犯罪的对策举措。本文认为国家对国际贸易的管制和委托代理行为的失灵是渎职犯罪的根本原因,治理海关渎职犯罪的出路在于制度创新,总体思路是:优化政府干预经济运行机制抑制租源;完善海关业务管理制度压缩寻租空间;规范行政执法权力增加寻租成本;强化对海关工作人员的反渎职保护控制寻租动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