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瘤的miRNA表达谱和预后相关性分析的初步研究
【6h】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瘤的miRNA表达谱和预后相关性分析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表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瘤的miRNA表达谱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瘤复发相关的miRNA筛选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hsa-miR-1273e的高表达对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瘤复发的预测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为一种少见的间叶来源肿瘤,可见于身体各部位软组织及中枢神经系统。目前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该肿瘤归类于中枢神经系统间叶来源非脑膜上皮肿瘤,WHOⅡ-Ⅲ级。HPC约占原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5%,具有很高的复发率。目前,对HPC发生发展的机制尚未充分的阐明。为了探寻更好的HPC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19-25个核苷酸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小RNA,通过转录后翻译抑制或靶mRNA裂解,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目前为止,人类基因组中已鉴定出超过2000个miRNAs(http://www.mirbase.org/),均为组织特异性表达。每个miRNA可以有多个靶基因,其本身的表达又受到不同机制调控,其中包括:转录因子结合、表观改变和染色体异常等,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人类miRNA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它们存在于肿瘤相关基因组区域,扮演者肿瘤抑癌基因或癌基因的角色。因此,研究HPC中miRNA表达情况,将为进一步了解HPC病理生理过程提供新的途径,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研究目的:通过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对中枢神经系统HPC-miRNA表达谱式进行初步研究,探寻并验证与血管外皮瘤患者预后相关的miRNA。
  研究方法:对19例来自华山医院的初发血管外皮瘤石蜡样本和6例正常对照硬脑膜进行miRNA表达谱分析,利用含2006个miRNA探针的微阵列芯片筛选出血管外皮瘤中差异表达的miRNAs。通过置换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出与无病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相关的miRNA,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价高表达与低表达组之间患者预后的差异。进一步扩大样本,取我院2001-2008年手术治疗的42例(包含前19例)血管外皮瘤石蜡样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筛选出的预后相关性miRNA。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miRNA标记物与患者预后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生物信息学工具PicTar、TagetScan、miRanda、miRBase预测miRNAs的靶基因。
  研究结果:发现166个在血管外皮瘤和正常对照硬脑膜之间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108个上调,58个下调。通过置换检验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筛选出4个与患者预后相关的miRNA标记(hsa-miR-1273e,hsa-miR-1972,hsa-miR-3934-3p,hsa-miR-4497)。42例样本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证实hsa-miR-1273e表达上调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FS,p=0.03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hsa-miR-1273e表达水平为HP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24)。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RBBP5、CTNND1、MAPK1、RAP1A、NF2、RERG、RAB33B、BAG1等可能为hsa-miR-1273e作用的靶基因。
  研究结论:hsa-miR-1273e与血管外皮瘤患者预后显著相关,有助于患者的预后评估,为高风险患者制定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