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闻视角的框定:《纽约时报》和《文汇报》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新闻报道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6h】

新闻视角的框定:《纽约时报》和《文汇报》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新闻报道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Objective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2.2 News Framing

2.3 Aizheimer’s Disease and Related Studies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y

3.1 Theoretical Framework

3.2 Methodology

Chapter Four Results

4.1 News Headlines

4.1.1 Drug trial and treatment frame foregrounding confrontation in The New York Times

4.1.2 Risk avoiding frame foregrounding personal prevention in Wenhui Bao

4.2 Topic Categories Covered in AD News Reports

4.2.1 Episodic/thematic frames in the news

4.2.2 Dominance of biomedical topics with varying levels of technicafity

4.2.3 Prevalence of personal prevention topic in Wenhui Bao

4.2.4 Policy topic in The New York Times

4.2.5 Personal story—the tale of two caregivers

4.3 News Sources Covered in AD News Reports

4.3.1 Dominance of professional sources:doctors,researchers and supporters

4.3.2 Marginalized voice of AD patients

4.3.3 Politicians as news sources in The New York Times and Wenhui Bao

Chapter Five Findings and Discussion

5.1 Findings

5.1.1 Different topicafization of news headlines

5.1.2 Dominance of biomedical discourse

5.1.3 Differences concerning episodic and thematic frames

5.1.4 Marginalized voice of AD patients

5.2 Discussion

Chapter Six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重大社会问题上新闻话语对于公众认知和态度的影响力早已被许多学者所探讨研究。在健康问题方面,新闻媒介是大众了解重大流行疾病的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公众对于重大疾病的认知、理解和判断通常由媒体话语背后所反映的权力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所决定。因此,重大疾病不仅仅是病理症状,也是被构建出的社会现象。
  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症中最常见的一种,高发于老年人群体,会逐步破坏患者的认知行动能力,故在中国也被称为“老年痴呆”。随着全球媒体对于该疾病的关注度不断增加,探究新闻话语中折所射出的阿尔茨海默病的社会意义对于了解媒体话语与社会意识形态的互动联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尽管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关注度正逐步上升,对于该疾病的媒体报道研究并未像其他重大疾病如乳腺癌和肥胖症那样引起足够的学术关注。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了新闻框架分析理论来比较分析中美两份极具影响力的报纸——《纽约时报》和《文汇报》两年间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主题的新闻报道中的话语策略和现实构建。新闻框架分析研究新闻视角的框定,即报道对象被选择和凸显的方面,从而构建媒体对于该事物特定的定义判断、因果分析、道德评价和解决方案;该理论能够有效解读本文所筛选的新闻文本,从而挖掘中美两国主流媒体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新闻报道中所折射出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态度。
  本文通过复旦大学图书馆数据库和《文汇报》在线数据库收集了2012到2013两年间《纽约时报》和《文汇报》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新闻报道全文,共计63篇。通过分析研究新闻标题话题化、新闻话题与新闻信息来源的选择,本文对两份报纸中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新闻现实构建进行了比较。
  通过对比分析,本文发现中美报道间的新闻框架策略存在差异。《纽约时报》新闻标题将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与临床试验话题化,而《文汇报》新闻标题凸显了疾病的风险规避层面。中美报道中生物医学类话题均占主要地位,其中《文汇报》着重凸显个人预防类话题,而《纽约时报》则强调了政策类话题与相应的官方信息来源。基于对于新闻话题选择的分析,文本发现《文汇报》的相关报道偏向采用强调个人责任的插曲框架(episodic frame),而《纽约时报》偏向采用突显社会集体责任的主题框架(thematic frame)进行报道。此外,在两份报纸的大多数报道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本人的声音被边缘化。
  本文认为中国尊老的传统和传统中医学中人体健康的整体观是形成目前中国将疾病看做个人问题的社会观念的重要因素。而迅速发展的现代医学和美国自身的政治体系推动美国社会将阿尔茨海默病看做是社会问题。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种主流报纸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报道中框架策略的使用和所折射出的相关社会意识形态,本文旨在构建读者对于该疾病社会层面意义的批判性认识,同时也呼吁对被边缘化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群体给予更多的社会关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