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循环海水养殖水处理系统中生物膜形成的研究
【6h】

循环海水养殖水处理系统中生物膜形成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引言

1.2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发展现状

1.3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1.4养殖系统中的污染物及其危害

1.5生物脱氮技术

1.6生物膜法及生物膜反应器

1.7选题背景和意义

1.8实验内容

2异养硝化细菌与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2.1实验材料与方法

2.2结果与讨论

3实验室模拟生物膜形成条件的优化

3.1材料与方法

3.2结果与讨论

4.成熟生物膜的人工污水处理效果

4.1实验材料与方法

4.2结果与讨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2 6株细菌的16S rDNA序列

展开▼

摘要

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物膜法是生物过滤净化环节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使生物膜快速形成,本实验采集海水养殖场的生物膜、逛荡河口淤泥、烟大三元湖底泥样品,分离筛选异养硝化细菌和好氧反硝化细菌,并添加产多糖细菌和产胞外蛋白酶细菌,进行优势菌挂膜实验,并对成熟生物膜进行人工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从采集的样品中共分离得到8株异养硝化细菌和8株好氧反硝化细菌。分别对16株细菌的异养硝化性能和好氧反硝化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异养硝化细菌Y-3、Y-6、Y-7的72 h NH4+-N去除率分别为95.65%、96.60%、96.09%,好氧反硝化细菌F-3、F-5、F-7的72h NO3--N去除率分别为76.20%、75.87%、76.00%。选择性能较高的3株异养硝化细菌和3株好氧反硝化细菌,依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进行传统生理生化鉴定,并对各菌株的16s rDNA序列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 Y-3和F-3为除烃海杆菌(Marinobacter hydrocarbonoclasticus),Y-6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Y-7和F-7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F-5为海洋单胞菌属(Oceanimonas sp.)。利用分离得到的高性能的异养硝化细菌、好氧反硝化细菌同时添加产多糖细菌和产胞外蛋白酶细菌,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并通过测定人工模拟污水中NH4+、NO2-和NO3-的浓度以及COD,探究不同接种比例、不同接种频率、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不同温度以及不同曝气量下,生物膜形成的优化条件。实验结果显示,异养硝化细菌、好氧反硝化细菌、产多糖细菌、产胞外蛋白酶细菌比例为1:1:1:1,接种频率为每5 d接种一次,水力停留时间为1 h,温度为30℃,曝气量为3.0 L?min-1时,更有利于生物膜的形成,并在可以在24 d内形成较为成熟的生物膜。成熟生物膜在16 d内对初始浓度为5 mg?L-1的NH4+去除率达到72%,对初始浓度为10 mg?L-1的COD去除率达到60%。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