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麻纤维环氧化合物交联改性研究
【6h】

黄麻纤维环氧化合物交联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意义

1.2黄麻纤维改性研究进展

1.3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环氧化合物交联剂的制备

2.1环氧化合物在纺织整理方面应用

2.2环氧化合物制备

2.3环氧化合物作用原理

2.4草酸改性原理

2.5柔软剂硅乳的作用介绍

第三章碱法脱胶—交联改性研究

3.1原料性能及测试方法

3.2草酸改性

3.3环氧化合物改性

3.4碱法脱胶—交联改性

3.5实验结果与统计分析

3.6实验结果讨论

3.7验证试验

3.8本章小结

第四章碱氧法脱胶—交联改性研究

4.1脱胶工艺确定

4.2碱氧法脱胶—交联改性工艺讨论

4.3验证试验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交联改性在红麻纤维中的应用

5.1黄麻改性方法在红麻上的应用

5.2黄麻交联改性最佳工艺在红麻上的应用

5.2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和展望

6.1结论

6.2研究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6.3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广大消费者对纺织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装的舒适卫生性已成为人们的首要追求,麻类纤维因其吸湿透气性好,具有挺括、凉爽、舒适的自然风格和保健、抑菌、抗静电等多种卫生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对于亚麻和苎麻来说,黄麻因为其木质素含量较高,造成纤维刚性大,纤维刚硬,伸长性、弹性差,成纱质量较差,很少能满足服用面料生产的要求,故限制了黄麻在服用领域的应用。 本课题主要是对黄麻纤维进行了交联改性的研究,首先讨论了环氧化合物交联剂的制备过程,研究以环氧基为官能团的环氧化合物作为改性试剂,对黄红麻纤维进行交联改性的作用效果,发现只有在脱胶之后进行改性才能达到较好的柔软效果。因为过多的胶质被交联时对黄麻纤维的柔软是不利的。 其次进行了碱法脱胶交联改性研究,分析纤维在强度、伸长、柔软度、等纤维性能方面的变化,考察各工艺参数与性能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纤维微观结构的变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合理的脱胶和交联改性工艺参数。在正交试验后的出最佳的改性方案是交联剂用量2%,焙烘时间5min,焙烘温度为130℃。 由于碱法脱胶是用大量的碱,造成的污染较严重。因此,本课题又在碱氧法脱胶的基础上进行交联改性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交联剂的用量、交联时间和交联温度对改性黄麻纤维的拉伸性能和柔软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找到最佳的工艺条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进行碱氧脱胶时经过讨论得到最佳的碱氧脱胶方案是:碱氧各自用量6%的—浴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草酸改性和环氧化合物改性,结果表明环氧化合物改性的效果较好。然后再针对环氧交联剂的用量(分别取1%、2%、3%、4%)、交联时间(分别取1min、3min、5min、7min)和交联温度(分别取120℃、130℃、140℃、150℃)这三个因素进行分析对比,找到各自对交联改性作用的影响。最后本实验得出在交联剂用量3%,交联时间3—5min,交联温度130℃时改性达到最优的改性效果,纤维柔软度可提高约30%。 本课题还研究了联剂和两种脱胶方法的改性基础上,选出一种较好的效果的交联剂同时与亲水性氨基改性硅油和羟基硅乳共同作用。进行氨基环氧基改性等,考察纤维摩擦性能的变化,以期使麻纤维得到更好的柔软效果。 本文还将改性的工艺条件应用在红麻纤维上,针对红麻纤维的特殊性能进行调整,探讨了环氧化合物交联改性在红麻纤维改性上的应用。 经过上述的合理的改性工艺条件,黄麻纤维的柔软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为后续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著录项

  • 作者

    韩菊;

  •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华大学;
  • 学科 纺织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郁崇文;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S190.15;
  • 关键词

    黄麻纤维; 环氧交联剂; 柔软处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