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织物湿态贴体舒适性的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6h】

织物湿态贴体舒适性的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织物的舒适性的概述

1.2 织物湿态贴体舒适性的评价方法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织物湿态贴体舒适性主观实验的探究

2.1 主观评价概述

2.2 湿态贴体舒适性实验

2.3 湿态贴体舒适感测量部位的设定和测试点的选取

2.4 湿态贴体舒适性的主观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织物静置时间对织物湿态贴附性测试的影响

3.1 XAD-1织物湿态贴附性测试仪

3.2 试验试样与设计

3.3 实验测试数据

3.4 实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分离速度对织物湿态贴附性测试的影响

4.1 试验试验与设计

4.2 实验测试数据

4.3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影响机织物湿态贴体性的客观因素相关性分析

5.1 灰度关联相关性分析方法

5.2 试验试样准备

5.3 试样基本性能测试

5.4 试验数据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人们对服装舒适性的追求随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日益增强,各类新型舒适型面料在市场上层出不穷。贴身衣物在人体出汗或被水淋湿等情况下,贴在人的皮肤上造成很大不适,近年来各类吸湿、快干、抗贴体面料不断推向市场,然而目前尚无对面料抗贴体功能性的评价标准,对面料湿态贴体舒适性评价方法仍以着装试验为主,但也未形成较为统一的测试方法和标准。服装面料湿贴体性的着装试验的结果通常离散性大,不仅受受试者个体的主观情绪影响,也与测试时间点的选取和受试者的运动状态(速度)的选择不统一有关。
  本文首先通过对人体不同部位的服装湿态贴体性感知试验确定了主观评价的测试点和测试方法,舒适感测量部位的设定和测试点的选取。试样为市场上的常规服用织物作为实验试样,实验对象为10名身体健康的青年学生。并通过对10块织物的主观测试排序,结合客观贴附性测试的结果进行拟合比较。结果确定了主观评价的测试点为前手臂内侧,并显示揭离距离、最大贴附力、贴附功三者的大致变化趋势,通过数据拟合又显示出一致性:将最大贴附力的倒数扩大到100倍,得到的曲线与揭离距离的曲线变化较为一致;将最大贴附力缩小到原来的二分之一,并与揭离距离相加,来与原始数据进行比较,得到的曲线与最大贴附力的曲线变化较为一致。
  为了更好地指导织物湿态贴附舒适性的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实验,本文利用XAD-1型织物湿态贴附仪,对湿态织物的静置时间和揭离速度这两个参数进行探究。实验发现:当人体在不同状态运动速度不一致,湿态服装的舒适感不一。在5s/15s/30s/60s/120s/180s的静置时间下,不同湿态织物受影响较小。为了规范实验操作和提高实验效率,推荐静置时间为15s;在15mm/s、30 mm/s、50 mm/s、100 mm/s的揭离速度下,大部分湿态织物的贴附性随揭离速度变化,但未影响不同面料之间的差异。
  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来研究机织物的物理参数和机织物湿态贴体性能的关联度,研究表明最大贴附力与贴附功之间相关性较大,对比针织试验的贴附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发现与机织物贴附性能之间的规律性基本一致。对于机织物结构参数和透气性、含水量而言,与贴附指标中的揭离距离的相关性最大。这与针织织物结构参数、基本性能与贴附性能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差异,但差别不大。
  本文中发现的规律,为织物湿态贴体舒适性的客观仪器测试以及着装试验提供指导,为相应试验方法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也对舒适性有利的原材料及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研发湿态舒适性突出的面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