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往复抓棉机关键技术的研究
【6h】

新型往复抓棉机关键技术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清梳联的历史与发展

1.2清梳联国内外研究现状

1.3清梳联纺制原料的发展与变化

1.4开发新型往复抓棉机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2 国内外往复抓棉机的结构对比

2.1 往复抓棉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2抓棉机的抓取打手对比分析

2.3往复抓棉机的打手传动对比分析

2.4往复抓棉机的覆盖带系统对比分析

2.5小结

3 往复抓棉机的工艺分析

3.1往复抓棉机的排包

3.2往复抓棉机的开松与抓取

3.3往复抓棉机的短绒问题

3.4往复抓棉机的混合能力

3.5新型往复抓棉机的纺纱工艺要求

3.6小结

4 新型往复抓棉机总体设计

4.1新型往复抓棉机设计要求

4.2新型高产往复抓棉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4.3新型往复抓棉机全机方案设计

4.4小结

5 新型往复抓棉机关键件的分析设计

5.1新型往复抓棉机主要传动系统的设计

5.2新型往复抓棉机打手的设计与分析

5.3打手刀片的设计

5.4打手刀片分布的设计

5.5新型往复抓棉机顺向分层抓取方式的设计

5.6新型往复抓棉机抓取系统振动分析

5.7新型往复抓棉机肋条的排列

5.8小结

6 新型往复抓棉机纺中支纱的应用与实践

6.1生产流程

6.2原棉主要性能指标

6.3新型往复抓棉机输棉管道静压测试

6.4新型往复抓棉机开松度的试验

6.5新型往复抓棉机抓产量试验

6.6新型往复抓棉机抓取棉束AFIS试验

6.7新型往复抓棉机与FA006D-230抓棉机的对比试验

6.8新型抓棉机打手下降量与电机功率的关系

6.9生产试验结论

6.10小结

7 研究总结

7.1论文研究总结

7.2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的已获得的专利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根据清梳联生产的工艺特性,对清梳联中往复抓棉机的抓取、混合以及输送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创造性的提出了双齿双打手顺向抓取和分层抓取的概念,在这个工艺设想的基础上设计出了高产和高工艺适应性的抓棉设备,并且该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本文在研究中主要围绕提高单机产量、提高开松度、降低纤维损伤等方面进行。在本文的研究中,对当前市场上主流的往复抓棉机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各种往复抓棉机的结构和原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通过试验和系统研究的方式确定了设计的总体方案。在总体方案设计中充分的考虑了国内外产品的技术优势,并结合了现代纺纱理论。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了三维设计建立数据模型,对抓棉机的抓取形式、刀片的形式以及原料的输送进行分析,并确定了相关的技术参数;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的采用型材,降低生产加工的难度;在主关件上采用了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新型高产往复抓棉机在用户的生产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本文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打手运动采用正反转的形式,可以有效的解决原料对打手的缠绕问题。
  (2)双打手均采用顺向抓取的方式,可有效的降低棉结和短绒的产生,减少纤维损伤,提高成纱质量。
  (3)摆动机构的应用,实现了分层抓取,有效的提高了抓取棉束的均匀性,对后道多仓的混合工艺产生的较大的影响,提高了单纱强力指标。
  (4)新型型材的使用,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5)与传统的双打手双电机驱动形式相比,装机功率降低40%,符合当前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社会要求。
  (6)经过大量用户的生产验证,开发的该机型有较强的工艺适应性,能够适应低支、中支、高支以及半精纺等多种生产流程。
  综上所述,新型高产往复抓棉机抓取效率高,抓取均匀性好,对纤维损伤小,棉结短绒增长率低,适纺范围宽,可以纺制大多数普通纱线和特色纱线,尤其适用于中高支纱线的加工,为用户在清梳联生产线上研发新品种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效地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大大了降低了用户生产成本,显著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