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阿奇霉素给药方法与用药安全性的相关性研究及评价
【6h】

阿奇霉素给药方法与用药安全性的相关性研究及评价

代理获取

摘要

第一部分小鼠血清阿奇霉素浓度HPLC测定法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
   建立小鼠血清中阿奇霉素浓度的HPLC-UV测定方法。
   方法:
   1色谱条件Hypersil胺基色谱柱(250×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1mol/L氯化铵(氨水调pH=10)(90:1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
   2生物样品预处理取待测血清100μl,加入罗红霉素内标溶液50μl,混匀,再加入甲醇900μl,涡旋混合3min,14000r/min离心20min,精密吸取上清800μl,40℃水浴吹干,残留物用100μl流动相复溶,取上清20μl进样。
   结果:
   HPLC法测定小鼠阿奇霉素血药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1~6mg/mL,回归方程为Y=4.1206X-0.376(r=0.9998),检测限为0.1μg/mL。高、中、低三种浓度的日内RSD≤1.45%,日间RSD≤2.61%;三种浓度重复性实验的RSD值分别为1.73%、1.68%、1.80%;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8.82%、100.76%、99.5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41%、98.42%、98.54%。
   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小鼠血清阿奇霉素浓度HPLC测定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样品预处理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能满足阿奇霉素药动学研究和血药浓度监测的需要。
   第二部分阿奇霉素给药方法与小鼠血药浓度及毒性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给药剂量及静脉注射速度与小鼠血药浓度、毒性反应间的相互关系,探讨阿奇霉素给药方法与毒性反应的相关性。
   方法:
   1分组与给药昆明种小鼠100只,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均分为10组。其中9组按不同给药剂量(442mg/kg、645mg/kg、g47mg/kg)、不同注射速度(10s、20s、30s)尾静脉注射给药:另1组同法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
   2实验观察方法观测给药前后小鼠心电图和心率变化,记录小鼠的毒性潜伏期(t毒)、呼吸停止时间(t呼停)、死亡时间(t死);小鼠死亡后,即刻心脏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阿奇霉素浓度。分析给药方法与小鼠血药浓度以及各项毒性反应指标的关联性。
   结果:
   1小鼠静脉注射阿奇霉素后的毒性反应:①小鼠毒性潜伏期(t霉)、呼吸停止时间(t呼停)、死亡时间(t死)变化:静脉注射速度相同时,其t毒、t呼停停和t死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而逐渐缩短,呈现负相关:给药剂量相同时,t毒、t呼停和t死随着注射速度减慢而逐渐延长,呈现正相关。②小鼠静脉注射阿奇霉素后的存活率存在明显变化。一定时间段内,随着给药剂量的加大,存活率明显减少;随着注射速度的减慢,存活率明显增大;③小鼠静脉注射阿奇霉素后心电图产生异常:出现心电Q-T间期延长,传导阻滞等,最终导致心脏麻痹,心脏停搏,小鼠死亡。
   2小鼠静脉注射阿奇霉素的血药浓度,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而升高:给药剂量相同时,血药浓度随着注射速度加快而升高(P<0.01)。
   3小鼠静脉注射阿奇霉素后的血药浓度与各毒性反应指标均存在相关性,随着阿奇霉素血药浓度的增加,各毒性反应时间(小鼠毒性潜伏期(t毒)、呼吸停止时间(t呼停)、死亡时间(t死))逐渐缩短,呈现负相关。
   结论:
   1以不同速度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阿奇霉素均可引起小鼠心电图异常变化和死亡,表明阿奇霉素静脉注射可致心脏毒性。
   2阿奇霉素静脉注射剂量和静脉注射速度均可影响小鼠血药浓度及毒性反应。注射速度相同时,给药剂量增大,血药浓度升高、各项毒性反应加剧;给药剂量相同时,注射速度加快,血药浓度升高、各项毒性反应加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