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辛伐他汀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hs-CRP及脑血管临床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6h】

辛伐他汀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hs-CRP及脑血管临床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本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导致脑血管临床事件的主要因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而斑块破裂取决于斑块的易损性,且与外周血hs-CRP(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密切相关。血脂异常是AS斑块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影响斑块稳定性的外在因素,可导致氧化应激,诱发血管炎症及血流动力学异常。而辛伐他汀可以调节血脂,具有改善内皮功能,降低hs-CRP水平,稳定和逆转斑块的作用,从而减少脑血管病临床事件的发生。本课题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研究其治疗前后颈动脉超声形态学和超声回声特征的变化,以及外周血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辛伐他汀干预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hs-CRP的疗效及对脑血管临床事件的影响。
   方法:
   对门诊健康查体颈动脉超声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同时检测其外周血的hs-CRP水平,对照组:仅给予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治疗组:除上述措施外,另加服辛伐他汀20mg/d,两组在控制血压、血糖、戒烟、抗血小板治疗等方面完全一致。治疗半年后,复查颈动脉超声及外周血hs-CRP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后两组间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斑块面积、超声特征、hs-CRP水平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在随诊的半年内发生脑血管临床事件的风险。
   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CIMT、斑块面积、hs-CRP水平均无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发生脑血管临床事件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作为降脂药物的辛伐他汀,不仅可以调节血脂,还可以降低hs-CRP水平,缩小斑块面积,稳定和逆转斑块,并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事件的风险,为缺血性卒中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干预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