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缬草属植物的生药学及缬草的种内变异研究
【6h】

中国缬草属植物的生药学及缬草的种内变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声明

提要

前言

第一章文献查考

第二章中国缬草属植物的分类修订

1.欧缬草ValerianaofficinalisLinn

2.中国缬草V.pseudofficinalisC.Y.ChengetH.B.Chen

3.宽叶缬草V.officinalisLinn.var.lattfoliaMiq

4.蜘蛛香V.jatamansiJones

5.黑水缬草V.amurensisSmir.exKom

6.长序缬草V.hardwickiiWall

7.北缬草V.faurieiBriq

8.长白缬草V.fauriei Briq. var.leiocarpa(Kitag.)Kitag

9.兴安缬草V.alternifoliaBunge

10.毛节缬草V.alternifoliaBunge.var.stoloniferaBar.etSkv

11.土耳斯坦缬草V.turkestanicaSumn

12.小花缬草V.minutifloraHand.-Mazz

13.小缬草V.tanguticaBat

14.川滇缬草V.rhodoleucaH.B.ChenetC.Y.Cheng

15.川缬草V.sichuanicaHong

16.木里缬草V.muliensisS.K.Wu

17.毛口缬草V.TrichostomaHand-Mazz

18.毛果缬草V.hirticalyxL.C.Chiu

19.北疆缬草V.turczaninoviiGrub

20.全叶缬草V.delavayi auct.(V.hiemalis Graebn.)

21.秀丽缬草V.vennataL.C.Chiu

22.细花缬草V.meonanthaC.Y.ChengetH.B.Chen

23.细花窄裂缬草V.meonanthavar.cardamieaHand-Mazz

24.柔垂缬草V.flaccidissimaMaxim

25.夏河缬草V.xiaheensisL.C.Chiu

26.窄裂缬草V.stenopteraDiels

27.高山缬草V.KawakamiiHayata

28.新疆缬草V.fedtshenkoiCoincy

29.瑞香缬草V.daphnifloraHand-Mazz

30.横断山缬草V.henduanensisHong

31.芥叶缬草V.sisymbriifoliaVahl

32.鬓毛缬草V.barbulataDiels

33.鞭枝缬草V.flagelliferaBat

34.轮叶缬草(拟)Valeriana trifolium B.K.Huang et H.C.Zheng, nov .sp.

35.凤凰缬草(拟)Valeriana fenghuangensis B.K.Huang et H.C.Zheng nov .sp.

缬草属植物分种检索表

第三章缬草属植物的居群调查、数量分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第一节缬草属植物的分布与样品采集

第二节中国缬草的群落调查

第三节中国缬草及同属植物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第四节中国缬草及同属植物种子发芽率的比较研究

第四章缬草属植物叶、果实以及花粉的微形态特征研究

第一节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研究

第二节叶片表面微形态特征研究

第三节花粉表面微形态特征研究

第五章缬草属植物种间、种内的化学分析与比较

第一节多元酚类成分的毛细管电泳分析

第二节缬草素类成分的HPLC分析比较

第三节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比较

1仪器与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六章中国缬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第七章缬草属植物的AFLP分子标记及ITS序列分析

第一节中国缬草不同居群及其同属植物的AFLP分子标记

第二节中国缬草及同属植物的rDNA ITS序列分析

第八章缬草属5种植物镇静催眠作用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镇静催眠作用的比较

第二节总缬草素及挥发油对小鼠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著作

致谢

附录英文及拉丁语缩写词语表

附图(照片及图谱)

展开▼

摘要

缬草属(ValerianaL.)是林柰(L.)1753年在《植物种志》(SpeciesPlantarum)以及1754在《植物属志》(GeneraPlantarum)中的建立的一个属,该属植物全世界约有250种,广布欧亚温带地区,也见于南非、北美温带和南美安第斯山脉;在中国的分布几近全国,以西部和西南部种类最多,其中有许多种类作为药材使用。本文从文献考证调查、标本室查阅及野外考察入手,并结合异地栽培试验,对缬草属植物进行分类修订与资源调查,对中国缬草21个居群以及同属8种植物(包括1变种)从形态学、细胞学、化学、分子遗传学角度对其进行种内变异研究,并对中国缬草的种子特性及发芽率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以期为推行中国缬草栽培的GAP提供基础资料。此外,对中国缬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离,对中国缬草及4种同属植物进行了镇静催眠活性的比较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这些研究将为开发国产缬草类生药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