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眶隔的解剖研究及其在东方人眼袋整复术中的作用
【6h】

眶隔的解剖研究及其在东方人眼袋整复术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 眶隔的解部学和病理学观察

第二部分 眶隔在东方人眼袋整复术中的临床应用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眶隔的相关解剖及在眼袋整复术中处理的进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对年轻化的要求越来越强。因此,眼袋整复成为目前最为流行的五大美容手术之一。
   眼袋的形成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参与、多层组织结构改变综合作用的结果,涉及皮肤、肌肉、韧带和骨骼等综合因素[1],其中眶隔膜松弛占重要作用。眶隔膜处理是眼袋整复术的一个关键环节。传统的术式对打开的眶隔膜多行重新缝合,但有学者认为此方法存在操作繁琐、易引起或加重下睑退缩与外翻及眼袋复发等不足[6]。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眼袋眶脂肪疝出时眶隔中部十分菲薄,已经完全丧失其原有的支持作用。我们采用眶隔开放式眼袋整复术同样可以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本课题从解剖和组织学两方面对眶隔进行研究,为眶隔开放式眼袋整复术提供形态学参考;并在临床眼袋手术中分别随机对不同患者的眶隔进行“缝合”与“不缝合”两种的处理,对比观察手术后效果。
   研究目的:
   1、研究眶周组织的解剖学基础,明确眶隔等筋膜韧带的相关解剖及关系;
   2、通过尸体及活体眶隔的组织学研究,明确眶隔上、中、下部位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以及对眼袋形成和复发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眶隔开放式眼袋整复术提供形态学参考;
   3、在临床眼袋手术中分别随机对患者的眶隔进行“缝合”与“不缝合”两种不同的处理,对比观察手术后效果。
   研究材料与方法: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选用经10%甲醛溶液固定、红色乳胶经桡动脉及股外动脉联合灌注的成年尸体头部标本,其中男尸6具、女尸3具。对尸体标本进行肉眼解剖,用颜料笔标记解剖范围,从眼袋手术切口作为解剖入路,应用精细整形外科手术器械,对眶周特别是下眶前及下睑组织进行分层解剖,观察、拍照。切取眶隔组织,分别进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此外,在临床眼袋手术中对眼袋手术患者从切口线至弓状缘纵向切取活体少量眶隔组织,进行组织学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眶隔在不同部位的改变。并取不同年龄阶段患者同一位置的眶隔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观察眶隔随着年龄变化的改变。
   第二部分:行各种类型眼袋患者80例,实行随机分组分别进行“眶隔闭合及开放式眼袋整复术”各40例,即一组病人眶隔不予缝合,另一组眶隔重置于眶下缘,对比研究两种方法对眼袋整复手术疗效的影响。
   结果:
   1、尸体大体解剖发现眶隔是位于眼轮匝肌深面,眶脂肪表面的一层筋膜组织,松弛薄弱的眶隔,作为防止感染扩散和肿瘤浸润的屏障作用,比作为防止眶隔后脂肪膨出作用更为明显。
   2、尸体解剖及活体病理发现眶隔中部最薄弱,对眶隔脂肪主要起着阻隔作用;在靠近下眼眶弓状缘骨膜处最厚,对眶脂肪起到有限的支持作用。眶隔组织学研究发现,年轻患者的眶隔组织结缔组织较为致密,年老患者的眶隔组织结缔组织较为疏松,有大量的眶隔脂肪插入到眶隔组织中。
   3、80例临床患者中获得随访70例,其中实施“眶隔闭合式和开放式”方法各40例,分别对32例(8例失访)和38例(2例失访)进行了平均25.5月(0.6-2年)的随访观察,发现两种方法使眼袋畸形、泪槽畸形均得到矫正,未出现明显下睑外翻、睑球分离、下睑眶缘凹陷及术后出血等常见并发症。然而,开放式方法不仅简化了手术操作,而且使眶隔脂肪分布方便,能更有效充填泪槽沟凹陷,获得了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结论:
   1、眶隔上、中、下部位厚度及松弛程度的差异对眼袋形成有重要影响,眶隔中部是眶隔后脂肪首次和术后再次疝出最易发生的地方。
   2、眶隔松弛在眼袋形成中占重要作用,松弛的眶隔特别是其中上部已无明显支持作用。打开的眶隔不予缝合对患者眶前形态和功能没有明显影响,为眶隔开放式眼袋整复术提供了组织学依据。
   3、与眶隔闭合式方法相比,眶隔开放式眼袋整复术对眶区支持结构无明显影响,手术操作简单,组织创伤小。使眶隔后脂肪分布更均匀,能更加有效地充填泪槽沟,具有更好的眼袋整复效果。眶隔开放式眼袋整复术是矫正下睑皮肤松弛且中重度膨隆或伴泪槽畸形的眼袋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