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PIO增强MRI对转移性淋巴结及炎症反应增生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实验研究
【6h】

SPIO增强MRI对转移性淋巴结及炎症反应增生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SPIO增强MRI对兔腘窝淋巴结显影最佳注射途径探讨的实验研究

引言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附图

第二部分SPIO与Gd-DTPA增强MRI对转移性淋巴结及炎症反应增生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实验研究

引言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附图

全文小结

综述顺磁性氧化铁(SPIO)在MR淋巴成像上的研究进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SPIO增强MRI对兔胭窝淋巴结显影最佳注射途径探讨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SPIO增强MRI进行兔胭窝淋巴结检查的最佳注射途径
   材料与方法:主要设备及试剂:①GE SIGNA EXCITE1.5T MRI扫描仪。②兔扫描专用线圈。③鸡蛋,生理盐水。④3%戊巴比妥钠。⑤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PIO)。⑥新西兰大白兔12只,雌雄不分,体重2~2.5kg。主要实验步骤:(1)建立兔胴窝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模型:在12只新西兰大白兔后肢大腿肌肉内注射蛋黄溶液(1∶1),3天后重复注射一次,1周左右模型建立成功。(2)按随机化原则,将1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两组。(3)进行MRI扫描。扫描序列为T1WI,T2WI,GRE T2*WI。注射SPIO前进行MRI平扫。平扫结束后,第一组经耳缘静脉注射10μmolFe,第二组经后肢趾蹼间皮内注射10μ molFe。注射结束后12小时进行MRI扫描。(4)扫描结束后,取胭窝淋巴结病理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HE染色及普鲁士蓝染色。(5)分析影像图像及病理图像。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在T1 WI图像测量胭窝淋巴结大小,测量两组胭窝淋巴结增强前后在各种扫描序列的信号强度,并计算信噪比。
   结果:两组淋巴结大小(x±s)分别为(9.81±0.62)mm,(9.84±0.70)mm。两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第一组与第二组淋巴结大小无差别(p=0.936,>0.05)。平扫时,两组淋巴结信号相差不显著。以肌肉信号作为参考,T1WI序列淋巴结呈低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序列淋巴结呈等信号或高信号;GRE T2*WI序列淋巴结呈等信号或高信号。增强扫描,第一组胴窝淋巴结在各序列测得的SNR分别与平扫时各序列相比,P值均>0.05(配对t检验);第二组,胭窝淋巴结在各序列测得的SNR分别与平扫时各序列相比,P值均<0.05(配对t检验)。第一组胭窝淋巴结T1WI序列增强扫描前后SNR分别为85.51±15.13;82.00±12.74,T2WI序列增强扫描前后SNR分别为151.01±22.34;147.19±20.14,GRE T2*WI序列增强扫描前后SNR分别为149.77±24.67;155.09±19.97。第二组胭窝淋巴结,T1WI序列增强扫描前后SNR分别为92.48±4.98;24.68±2.2;T2WI序列增强扫描前后SNR分别为154.48±16.21;26.59±3.69;GRE T2*WI序列增强扫描前后SNR分别为152.22±10.74;3.75±0.68。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P<0.01。
   结论:SPIO增强MRI显示兔胭窝淋巴结的最佳注射途径为趾蹼问皮内注射。
   第二部分SPIO与Gd-DTPA增强MRI对转移性淋巴结及炎症反应增生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SPIO与Gd-DTPA两种MRI造影剂诊断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能力
   材料与方法:主要设备及试剂:①GE SIGNA EXCITE1.5T MRI扫描仪。②兔扫描专用线圈。③鸡蛋,生理盐水。④3%戊巴比妥钠。⑤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PIO)。⑥新西兰大白兔24只,雌雄不分,体重2~2.5kg,随机分为2组。主要实验步骤:(1)建立动物模型:①用VX2恶性肿瘤种植在新西兰大白兔后肢肌肉内,约3-4周可发生胭窝淋巴结转移。共12只新西兰大白兔。②用蛋黄溶液注射兔后肢大腿肌肉两次,约1周左右胴窝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模型建立。共12只大白兔。(2)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行Gd-DTPA及SPIO增强MRI扫描。(3)MRI扫描方法。使用造影剂前,所有动物进行MRI平扫。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PDWI,GRE T2*WI。扫描结束后,经耳缘静脉注射Gd-DTPA,行增强MRI检查,扫描序列为T1WI STIR序列。两天后再次行MRI扫描,经下肢趾蹼间皮内注射SPIO造影剂,间隔12小时后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PDWI,GRE T2*WI。(3)扫描结束后,取胭窝淋巴结病理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HE染色及普鲁士蓝染色。(4)请两位影像学诊断专家(10年以上),在不知道病理检查结果的情况下进行淋巴结定性诊断。(5)统计学分析,包括Kappa检验及ROC曲线下面积分析。
   结果:两组淋巴结大小(x±s)分别为(9.50±0.57)mm,(9.65±0.59)mm。两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淋巴结大小无差别(p=0.651,>0.05)。平扫时,所有淋巴结在各序列信号无显著差异。以肌肉信号作为参考,T1WI序列淋巴结呈低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序列淋巴结呈等信号或高信号:PDWI序列淋巴结呈稍高信号;GRE T2*WI序列淋巴结呈等信号或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两组淋巴结出现均匀或不均匀强化;SPIO增强扫描,肿瘤组大部分淋巴结信号在增强前后各扫描序列未见明显变化,个别淋巴结在T2WI、PDWI及GRE T2*WI序列出现斑片状低信号影。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在T1WI、T2WI、PDWI及GRET2*WI序列为低信号,在GRET2*WI序列甚至出现过剂量伪影。经两名影像科医师珍断后,并与病理结果对照。SPIO增强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为83.3%;Gd-DTPA增强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8.3%,66.7%。约登指数(YI)分别为67%,25%。SPIO增强组的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为83.3%;Gd-DTPA增强组的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6%,61.5%。SPIO增强检查与病理检查Kappa=0.667,P=0.01<0.05;Gd-DTPA增强检查与病理检查Kappa=0.25,P=0.219>0.05;SPIO增强检查与Gd-DTPA增强检查Kappa=0.250,P=0.219>0.05。两种检查方法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0.625,P值分别为0.006,0.299。
   结论:SPIO是一种新型MRI造影剂,与Gd-DTPA造影剂相比,对实验动物模型转移性淋巴结与炎症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特开性及敏感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