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前后的应用
【6h】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前后的应用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
   研究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测量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前后病灶及消融灶大小和形状的准确性,并与二维超声、增强CT/MRI测量结果对比,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研究方法
   2011年6月-2011年9月18例肝细胞癌患者(20个病灶),在微波消融治疗前后,进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检查。获得弹性图像后,测量肿瘤及消融区的弹性图和二维超声图最大横截面积,比较治疗前后的面积变化,并以增强CT/MRI检查作为对照。使用HITACHI公司的HIVISON9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EUP-C532,频率4-8MHz,具备弹性成像功能。
   所有的病例在消融术前1天和消融术后5分钟做二维超声和超声弹性检查,微波消融术前,根据患者术前增强CT/MRI超声定位肿瘤,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右手举过头顶暴露腹部,拉开肋间隙屏气30-40秒。将探头置于剑突下或肋间,在二维超声模式下充分显示病灶,进行初步的诊断,然后启动弹性成像功能。操作时尽量保持探头的稳定性,给予轻微的加压操作,分别测量二维超声模式和弹性成像模式下病灶的最大截面积,采集三次取其平均值。应用增强CT/MRI分别于微波消融术前2-8天、术后48小时观察肿瘤及消融灶,并测量其最大横街面积的长径X及短径Y,并按照椭圆形面积公式S=1/4πXY计算。
   研究结果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能清晰的显示17个病灶(直径0.94-3.48cm)及其消融后区域(直径2.24-3.91cm)大小,与周边正常组织分界清楚;而对于直径为深度距离表面6cm以外的3个病灶及其消融后的消融区域无法获取图像。消融术前实时组织弹性成像、二维超声及增强CT/MRI3种方法的测量值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实时组织弹性成像、二维超声测量值与增强CT/MRI测量值比较,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977,P<0.0001;0.969,P<0.0001),均准确的反映了增强CT/MRI测量值大小。消融术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能清楚的显示消融灶的大小,实时组织弹性成像的测量值与增强CT测量值大小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值为0.975,P<0.0001);二维超声无法清楚显示消融灶大小,仅测得8例消融灶,测量值与增强CT测量值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直线相关关系(r值为0.337,P>0.05)。
   研究结论
   3种方法对肝脏肿瘤的测量值均较准确,实时组织弹性成像为肝脏肿瘤消融治疗疗效评估提供了一种无创的量化检查方法,有望成为评价肝脏消融灶形态及大小的有效方法,但应用时对消融灶的大小及深度有一定的限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