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及病理相关性研究
【6h】

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及病理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18F-FDG PET/CT对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18F-FDG PET/CT对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诊断价值的影响因素及预后价值的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原发性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相关性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18F-FDG PET/CT对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诊断价值,影响肿瘤组织对18F-FDG摄取的影响因素。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经病理证实的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37例,甲状腺7例,肺5例,眼眶3例,腮腺2例)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及18F-FDG PET/CT图像。分析PET/CT诊断的敏感性,并将病人按性别、年龄、部位、分期、病灶形态进行分组,统计各组间FDG亲和性有无差异。并且分析不同部位的SUVmax有无差异,FDG亲和性不同组间的Ki-67表达是否有差异,SUVmax与肿瘤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采用SPSS17.end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组间FDG亲和性差异时,采用R×C列表的x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统计组间SUVmax和Ki-67差异,应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查。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SUVmax与Ki67的相关关系,检验水准α为0.05。
  [结果]
  54名患者肿瘤均为单原发,有9名患者经活检确诊。其中有8名患者经胃镜下活检病理确诊,1名患者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另外45名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54个原发病灶中,24个(44.4%,24/54)病灶为FDG高亲和性,胃部的粘膜相关性淋巴瘤的FDG亲和性(24.3%,9/37)明显低于非胃部(88.2%,15/17)FDG亲和性,P<0.001。肿块型病灶的FDG亲和性(91.7%,22/24)明显高于粘膜型(6.7%,2/30),P<0.001,并且胃部肿块型病灶的FDG亲和性(87.5%,7/8)明显高于粘膜表浅型病灶(6.9%,2/29),P<0.001。不同年龄阶段(按联合国年龄划分规定青年组(≤44岁,37.9±5.1),中年组(45至59岁,49.2±3.5),老年组(≥60岁,66.2±4.7)),不同性别(男25例,女29例),早期(Ⅰ和Ⅱ)和晚期(Ⅲ和Ⅳ)间的FDG摄取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不同部位的SUVmax无统计学差异,FDG高亲和性组的Ki-67表达明显高于FDG低亲和性组(t=7.451,P<0.001)。SUVmax与Ki-67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本研究表明,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的FDG亲和性根据病灶位置、形态有所不同,非胃部的结节肿块型病灶的FDG亲和性较高,而大多数胃粘膜型病灶对FDG亲和性
  第二部分18F-FDG PET/CT对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诊断价值的影响因素和预后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对18F-FDG亲和性的影响因素以及18F-FDG PET/CT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
  [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随访资料及18F-FDG PET/CT结果。分析PET/CT诊断的敏感性,PET图像通过肉眼观和半定量分析,半定量即测量病灶SUVmax。将病人按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组织浆细胞化与否,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进行分组,统计各组间FDG亲和性有无差异。分析FDG亲和性不同组间的病灶大小和无进展生存期有无差异。统计SUVmax是否与肿瘤增殖指数Ki-67表达程度具有相关性。采用SPSS17.end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FDG差异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SUVmax与Ki-67的相关关系。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FDG亲和性不同组间的无进展生存期有无差异,检验水准α为0.05。
  [结果]
  9名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24.3%)表现为FDG高亲和性即FDG摄取阳性。根据Musshoff分期,31个患者为Ⅰ期,3个患者为Ⅱ期,3个患者为Ⅲ期。出现浆细胞化的肿瘤组织(61.5%,8/13)FDG亲和性明显高于无浆细胞化的肿瘤(4.2%,1/24),P<0.001。FDG亲和性不同组间的肿瘤大小有统计学差异,(t=-3.33,P=0.008)。不同年龄阶段(按联合国年龄划分规定青年组(≤44岁,36.3±6.7),中年组(45~59岁,50.1±4.5),老年组(≥60岁,67.1±4.9)),不同性别(男20例,女17例),早期(Ⅰ和Ⅱ)和晚期(Ⅲ和Ⅳ),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23例)和阴性患者(14例)间的FDG亲和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FDG亲和性不同组间的Ki-67表达存在差异(t=-5.48,P<0.001)。SUVmax与肿瘤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率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0.818,P=0.007)。FDG亲和性不同组间的无进展生存曲线存在统计学差异(x2=11.39,P<0.001)。
  [结论]
  本研究表明,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的FDG亲和性与肿瘤浆细胞化,肿瘤的大小有关,SUVmax与Ki67表达率存在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增殖能力。FDG亲和性不同的肿瘤的无进展生存率有所差异,故18F-FDG PET/CT对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瘤有预后价值。
  第三部分原发性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肺淋巴瘤的影像及病理表现,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并提高诊断率。
  [材料和方法]
  搜集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多中心经病理确诊的72名原发性肺淋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72例患者中有56例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6例为高度恶性的非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其中8例为霍奇金淋巴瘤,3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例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另有1例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回顾性分析其术前CT、PET-CT图像,总结病灶形态学分型和影像特征并与病理对照分析。另外根据生物学恶性程度不同进行亚组分型,分析组间影像特征的差异。
  [结果]
  72例PPL患者的CT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型32例,实变型18例,弥漫磨玻璃型3例,混合型19例,粘膜相关性淋巴瘤组和非粘膜相关淋巴瘤两组间影像学分型无统计学差异。46例患者的CT影像可见支气管充气征,伴发支气管扩张4例;38例可见血管造影征;11例见晕征,14例见跨叶征,4例间蝶翼征。其中支气管充气征和血管造影征在低度恶性的粘膜相关性淋巴瘤组的分布明显高于高度恶性的非粘膜相关性淋巴瘤组(p<0.05),晕征在非粘膜相关性淋巴瘤组中的分布明显高于粘膜相关性淋巴瘤组(P<0.05)。5例粘膜相关性淋巴瘤中有4例病灶的FDG摄取高亲和性,SUVmax范围3.1~4.2,平均SUVmax为3.6。
  [结论]
  发性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多样,特殊征象中最常见的为支气管充气征,其次为血管造影征,另有跨叶征和蝶翼征。其中,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造影征和晕征在不同恶性程度的原发性肺淋巴瘤间的分布不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