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临床治疗分析
【6h】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临床治疗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1、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并发症的关系

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娩方式

2.1经阴道分娩时情况

2.2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时情况

2.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加肌瘤切除术时情况

4、子宫肌瘤数目、大小、位置、部位与并发症的关系

3.1子宫肌瘤数目与并发症的关系

3.2子宫肌瘤大小与并发症的关系

3.3子宫肌瘤位置与并发症的关系

3.4子宫肌瘤部位与并发症的关系

讨论

1、孕前及孕期发现子宫肌瘤的处理方法

1.1 子宫肌瘤对受孕的影响

1.2 子宫肌瘤对妊娠期的影响

1.3 妊娠对子宫肌瘤的影响

2、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患者终止妊娠方式的选择

3、剖宫产时子宫肌瘤处理方式的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患子宫肌瘤的育龄妇女带瘤妊娠的可能性和安全性及肌瘤对妊娠、分娩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妇产科病区收治的201例单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随机选择386例同期住院的单胎妊娠的育龄期无子宫肌瘤作为对照组。按照肌瘤的大小分组,将肌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厘米者定为大肌瘤组,肌瘤直径小于5厘米者划为小肌瘤组;按照肌瘤的数目分组,患一个肌瘤的划为单瘤组,多于两个以上者划为多瘤组;按照子宫肌瘤存在的部位的不同将肌瘤分为宫体部组及宫颈部组;按肌瘤与子宫肌壁间的关系的不同将肌瘤分为浆膜下组、肌壁间组和粘膜下组;探究剖宫产术一并加子宫肌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比较子宫肌瘤的生长个数、生长大小、生长部位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妊娠各期及围产儿期的情况,并比较研究组各组间肌瘤对母儿的影响。
  结果:
  1、两组对照,研究组中先兆流产、先兆早产、前置胎盘、胎位异常、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新省二窒息、低体重儿、剖宫产、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羊水过少、脐带绕颈、胎盘早剥、巨大儿、胎儿畸形的出现率统计学分析无差异。
  2、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经阴分娩组情况:孕产妇分娩时的出血量无明显多于无合并子宫肌瘤的经阴分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组:单纯剖宫产组术中失血量高于无子宫肌瘤剖宫产分娩组,且住院天数亦多于无子宫肌瘤剖宫产组。
  4、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患者行剖宫产一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组手术中的失血量、手术完成时间及手术后孕妇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单纯行剖宫产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大肌瘤组先兆流产、先兆早产、肌瘤变性、胎位异常、胎盘前置、剖宫产、产后出血、产褥病率、低体重儿等发生率高于小肌瘤组。多瘤组:先兆流产、先兆早产、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产褥病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瘤组;宫颈组胎盘前置、胎膜早破、剖宫产发生率高于宫体组;肌壁间子宫肌瘤剖宫产的比率明显高,粘膜下子宫肌瘤发生先兆流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等并发症发生率高。
  结论:
  1、生育期妇女可以带子宫肌瘤尝试怀孕,但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对妊娠期和分娩过程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2、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剖宫产发生率显著上升。如果子宫肌瘤生长部位位于宫颈部或子宫下段时,可以发生机械性阻碍,孕妇易发生难产,此种情况应当放宽剖宫产手术指征。至于是否一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还需要术前全面评估同时切除肌瘤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对于子宫肌瘤体积巨大、数量多发、肌瘤生长部位特殊的,如宫颈部子宫肌瘤、子宫下段肌瘤等,选择受孕前应全面评估带瘤妊娠的安全性,对影响受孕的可先行肌瘤切除术,术后6-12个月后再择期妊娠。
  4.本研究认为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经阴道分娩并未明显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可以经阴道分娩,可减少由于子宫肌瘤所致的剖宫产,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