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吴堡县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6h】

吴堡县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导师承诺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枣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1.2枣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1.2.1枣的化学成分

1.2.2中医的认识

1.2.3西医的认识

1.3红枣产业现状

1.3.1生产区域与规模

1.3.2贸易情况

1.3.3资源研究

1.3.4栽培技术研究

1.3.5贮藏、加工利用

第二章吴堡红枣发展现状及问题

2.1红枣生产现状

2.1.1分布

2.1.2品种构成

2.1.3销售

2.1.4栽培管理

2.1.5贮藏、加工

2.1.6分级包装

2.2主要问题

2.2.1枣农思想认识不到位

2.2.2品种混乱

2.2.3建园成活率低

2.2.4质量差,产量低

2.2.5贮藏与加工滞后

2.2.6枣产品营销渠道不畅

2.2.7枣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2.2.8资金、技术、人力、物力投入不足

第三章红枣产业化发展的潜在优势及预测

3.1红枣发展的意义

3.2红枣发展的潜在优势

3.2.1红枣自然生态条件

3.2.2有广阔的适宜栽植枣树的荒山荒地和栽植经验

3.2.3红枣是吴堡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群众对发展枣树积极性很高

3.2.4有一批技术队伍,经过培训完全可以从事红枣生产的技术指导工作

3.3红枣发展趋势

3.3.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红枣发展

3.3.2西部大开发与红枣发展

3.3.3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红枣发展

3.3.4 WTO与红枣发展

第四章发展思路及对策

4.1抓好基地建设,促进红枣产业发展

4.1.1发展良种新建园

4.1.2抓好低产园改造

4.1.3解决水分需求

4.1.4规范枣树育苗

4.2普及初加工,培育龙头企业,拉动红枣产业发展

4.2.1培育红枣营销龙头

4.2.2培育红枣加工龙头

4.2.3培育红枣贮藏保鲜龙头

4.2.4培育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龙头

4.3开拓营销市场,带动红枣产业发展

4.3.1培育区域市场

4.3.2拓展国内市场

4.3.3开拓国际市场

4.4依靠科技支撑,促进红枣产业升级

4.4.1积极开展品种优选和良种引进筛选工作

4.4.2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实施红枣的名牌战略

4.4.3加强科技示范,抓一批科技推广示范样板

4.4.4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

4.4.5全力搞好技术培训,普及先进适用技术

4.5落实优惠政策,扶持红枣产业发展

4.5.1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4.5.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4.5.3鼓励社会能人投资、投劳领办和兴办荒山造林和林产品加工企业

4.6切实加强领导,保证红枣产业发展

第五章结论与讨论

5.1结论

5.2讨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枣树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在近几年来逐渐成为我国果树中新的发展起点。其适应性强、耐瘠薄,在我国分布面积很广。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生态效益良好。在山区种植可起到防风、固沙、防水土流失、减轻干热的影响,是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良好树种之一。历史悠久,享誉世界。 枣树作为吴堡的传统树种,被称之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红枣作为增加收入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红枣生产在吴堡已形成一定规模,作为主导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就近几年的发展过程看,也存在若干问题和矛盾。诸如品种混乱,科学栽植模式体系不够完善,成活率低,管理模式粗放,贮藏和加工滞后,营销渠道不畅,附加值产业链发展缓慢等,出现了红枣生产分散与产业化的矛盾,红枣产量与品质的矛盾,生态与效益的矛盾,红枣生产与贮藏加工的矛盾等等。这些问题和矛盾,影响着吴堡红枣产业化的发展。 面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红枣作为吴堡的主导产业,加强全面开发,推动产业化进程,尤为重要。本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对吴堡红枣产业化发展提出如下建议对策:一是抓好基地建设,促进红枣产业发展。其中发展良种新建园;抓好低产园改造;解决水分需求;规范枣树育苗。二是普及初加工,培育龙头企业,拉动红枣产业发展。要培育红枣营销龙头;培育红枣加工龙头;培育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龙头。三是开拓营销市场,带动红枣产业发展。即培育区域市场;拓展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四是依靠科技支撑,促进红枣产业升级。积极开展品种优选和良种引进筛选工作,为红枣产业发展提供优新品种和品种贮备;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实施红枣的名牌战略;加强科技示范,抓一批科技推广示范样板;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全力搞好技术培训,普及先进适用技术。五是落实优惠政策,扶持红枣产业发展。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度;鼓励社会能人投资、领办和兴办荒山造林和林产品加工企业;六是切实加强领导,保证红枣产业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