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新材料1815A的研究及其杂交种纯度鉴定
【6h】

白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新材料1815A的研究及其杂交种纯度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承诺及关于其他单位与人员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二章试验研究

第三章结论

第四章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主要有两系法和三系法,细胞质雄性不育是当前三系法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途径。本研究对白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新材料“1815A”的细胞学、遗传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基础研究,以期对白菜型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并对1815A的子一代杂交种“白杂1号”进行了纯度鉴定,希望为它的品种保护和推广提供一定的保障。不育系1815A的细胞学研究根据经典的遗传学理论,采用自交、回交以及反交组建子代群体,调查育性分离情况,经数据分析后判断鉴定;细胞学研究时,对不育系1815A的花药进行石蜡显微切片,观察花药的败育过程;“白杂1号”种子纯度鉴定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对1815A及其保持系1815B、恢复系143C、杂种F1、F2和(1815A×143C)F1×143C回交组合及(1815A×143C)F1×1815B反交组合等群体个体进行育性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815A属孢子体不育,其不育性状是由胞质不育基因和一对隐性核不育基因共同控制的结果。这和大多数甘蓝型油菜是相同的。 2.以1815A不育系对应的保持系1815B作对照,对不育系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随着花蕾的发育,败育的雄蕊一直处于孢原细胞时期,不能形成花粉囊并产生花粉母细胞,但雌蕊和维管束组织发育正常。因此,1815A花药败育的时期为孢原细胞时期,其主要特点是花药的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时期,无孢原细胞和药室分化,属无花粉囊型不育系。 3.用238个10-mer随机引物对“白杂1号”父母本及F1代种子进行了RAPD分析鉴定,结果显示:引物S24、S83和S104条带稳定,并且杂交种条带为双亲互补型;引物S176为偏父型,可扩增出母本特征带,而其在父本中呈阴性。选取S104(GGAAGTCGCC)对“白杂1号”进行了纯度检测,结果与预期结果基本一致,可以用来鉴别“白杂1号”种子纯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