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紫外诱变下桃蚜生态学反应与遗传变异研究
【6h】

紫外诱变下桃蚜生态学反应与遗传变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承诺及关于其他单位与人员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二章试验材料和方法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桃蚜(Myzuspersicae)属同翅目,蚜科,瘤蚜属,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蚜虫类害虫之一。其生长季节行孤雌生殖,繁殖快且量大,种下分化迅速。影响蚜虫种群遗传多样性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寄主选择和环境胁迫。 高强度紫外胁迫对昆虫产生了强烈的选择压力,从而导致了昆虫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动。本文观察了紫外诱变对蚜虫生态遗传学的影响,同时采用生命表等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方法,如遗传标记(微卫星和线粒体COⅠ-Ⅱ部分序列分析)和遗传多样性指标(基因多样性和位点多态率),从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不同水平测定了不同照射时间(2h、4h、6h)和照射强度(15W、30W、45W)下紫外线诱导桃蚜基因的遗传变异,并根据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1.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和照射强度处理对桃蚜F2代的生态学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表明紫外线照射处理的当代蚜虫的生态学影响已经遗传给后代。 在2h处理水平下,15W强度辐射处理桃蚜种群的内禀增长率最高,达0.265;而后,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内禀增长率值急剧下降;而在6h照射时间处理水平下,随着辐射强度的升高,内禀增长率呈现平稳甚至上升趋势;此结果也表明在低剂量辐射下,蚜虫表现出适当的刺激反应,而在高剂量辐射下,蚜虫对辐射的耐受力增加。 2.从扩增的桃蚜基因组大小证实蚜虫基因组大小为21kb左右。且在多次实验摸索的基础上,优化了桃蚜微卫星扩增和mtDNACOⅠ-Ⅱ部分序列特异扩增的反应体系。3.微卫星引物33.15核心序列、(CAC)5、(GATA)4对诱变桃蚜F2代的扩增图谱呈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其扩增片断大小分别在221-2125bp、264-1694bp、407-1923bp之间。此结果从分子水平证明处理F2代桃蚜的DNA发生了变异,揭示出紫外诱导可遗传的变异,且变异大小是由辐射时间和辐射强度共同决定。 4.遗传多样性指标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平均多态位点率,2h处理是平均多态位点率的临界值,超过2h,F2代平均多态位点率发生显著变异;对于平均基因多样度,对照与不同时间处理间差异显著;研究结果也表明低剂量紫外照射可增加蚜虫的免疫性,高剂量辐射则导致桃蚜的基因发生变异。 5.聚类分析将不同时间处理桃蚜的F2代聚为3大类:对照、2h(15W、30W)处理、其余处理桃蚜(当遗传距离λ=0.500时)。在同一时间内,辐射强度越大,诱变引起的遗传变异越大,处理与对照遗传距离越远;在同一强度下,辐射时间越长,诱变引起的遗传变异越大,处理与对照遗传距离也越远。此聚类分析与前述方差结果一致。 6.将测序得到的桃蚜两个样本的mtDNACOⅠ-Ⅱ部分序列校准比对,得到其序列长度均为678bp,对于2h-15W桃蚜,只有432bp的序列可用于分析,在432bp的序列中只有一个位点碱基(612bp,T-A)变异,约占分析位点数的1%;对于6h-45W处理桃蚜,只有447bp的序列可用于分析,在447bp的序列中有九个位点碱基发生变异(C-A、2G-A、2A-G、G-T、2A-T、T-A),约占分析位点数的3%。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