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永登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延时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
【6h】

永登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延时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承诺及关于其他单位与人员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世界葡萄生产和贸易概况

1.1.1面积、产量和主要生产国

1.1.2鲜食葡萄主要栽培品种

1.1.3世界葡萄主要进出口国

1.1.4一些国家鲜食葡萄流通情况

1.2葡萄设施栽培的概念和国内外概况

1.3红地球葡萄特点及适栽区域

1.3.1红地球农业生物学特性

1.3.2红地球品种与生态环境的选择

1.3.3我国红地球品种栽培区概述

1.4冬芽分化概述

1.4.1冬芽概念

1.4.2冬花芽的分化

1.4.3冬芽花序的分化

1.5美国(加州)红地球葡萄栽培技术概述

1.5.1主要栽培地区

1.5.2栽培技术特点

1.5.3美国加州实验

1.6我国葡萄产业发展模式概况

1.6.1“公司+农户”经营方式

1.6.2在农村建立农民自愿参加的专业协会组织是国家大力提倡的

1.6.3产前产后一体化公司经营方式

1.7永登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延时栽培试验推广情况概述

1.7.1试验推广地点概述

1.7.2试验推广工作简介

1.8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第二章建园试验

2.1材料与方法

2.2结果分析

2.2.1海拔高度对延迟栽培的影响

2.2.2建设不同规格日光温室性价比

2.2.3不同架式和栽培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2.2.4不同土壤处理对栽培效益的影响

2.3小结

第三章营养平衡研究

3.1解决当年幼树营养平衡问题试验

3.2多年生树体营养平衡试验结果

3.3缺素研究

3.3.1方法与结果

3.3.2结果分析

3.3.3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果实处理研究

4.1疏果和GA3处理试验

4.1.1材料与方法

4.1.2疏果和GA3对单果重的影响

4.1.3疏果和GA3处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4.1.4疏果和GA3处理对红地球果粒大小的影响

4.1.5小结

4.2红地球葡萄果实套袋试验

4.2.1套袋的意义

4.2.2选袋试验

4.2.3套袋小结

第五章休眠调控研究

5.1材料与方法

5.1.1试验地区与材料

5.1.2试验方法

5.2调查内容

5.3结果与分析

5.4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贮藏保鲜研究

6.1采后生理研究

6.2贮藏、保鲜、防腐技术总结

第七章红地球葡萄设施高优栽培技术体系构建

7.1修剪和枝蔓管理探讨

7.1.1修剪量的确定

7.1.2修剪时期

7.1.3冬季修剪要点

7.1.4夏剪与枝蔓管理

7.2病害防治技术探讨

7.2.1设施红地球葡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7.2.2无公害防治措施

7.2.3目前温室中使用的主要生物防治制剂

7.2.4化学防冶

7.2.5病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推广模式探讨

8.1产业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

8.1.1产业发展过程

8.1.2主要特点

8.2日光温室红地球标准化生产在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8.2.1标准化生产是推进产业化的基础和保障

8.2.2标准化生产可以促进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

8.3落实葡萄标准化对策

8.3.1加强日光温室延后栽培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8.3.2完善并强化监测检验体系

第九章结论与讨论

9.1结论

9.2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红地球葡萄自美国加州大学欧姆(H·P·olme)教授于1980年发表公布至今已有26年历史。我国于1986年由沈阳农大引入,其间国内外研究学者和生产技术人员在栽培技术、采后生理、保鲜技术等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在红地球设施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多集中于促成栽培,避雨栽培和防雹栽培也有报道。设施延后栽培、反季节上市在国内少有报道。甘肃永登县自1997年引入该品种在高海拔冷凉区进行日光温室延时栽培,经过系统的试验研究,总结了一套优质栽培技术,并开展了推广模式和产业运行模式探讨。 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世界葡萄生产和贸易概况,简要分析了我国发展潜力、红地球葡萄品种特点、设施栽培的概念及关键问题,简述了试验与推广特点(政府+学校+协会+农户),经营模式(农户+基地+协会+公司)。 在不同海拔高度进行延时栽培适应性和效益关系试验证明海拔1900-2300米为适宜区,最佳为2100米;综合试验,认为日光温室跨度7.5-8米性价比最合理,密度450株/亩,单壁篱架,深度为开沟1×1米呈最好;从树体动态营养平衡的角度,研究诠释偏碱土质条件栽培红地球葡萄的覆膜保护措施方法,较深入的研究了常见缺素症状,具体了了N、Mg、Fe、Zn、Mn失绿发黄的症状差异特点;通过整穗疏粒,GA3处理,不同遮光套袋保护试验,认为从稳产优质的角度考虑和推算,将果穗疏粒至70粒,并经AG3处理,效果最好,套袋以黄条纹袋对果实的着色深度、均匀度、绿果率影响程度最佳;休眠调控试验研究表明在日光温室中进行反季节栽培,其休眠主要通过模拟自然条件,结合花期施肥管理、温度控制,使花芽充分发育,打破休眠的方式也要模拟自然破眠的方式逐渐升温,使植株进入生长期后,内源激素构成合理,为优质稳产打好基础;通过对露地与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采后果实植物学特征对比,并通过对呼吸代谢和水分交换过程的酶和活性物质的试验测定证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延时栽培的红地球葡萄组织电导率低,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从生理方面说明了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耐贮藏的内在原因,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贮藏保鲜,以SO2双重释放的基础上辅以仲丁胺式过氧化氢处理最为经济有效;深入探讨了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冬剪和枝蔓管理原理及病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总结了日光温室中红地球葡萄生长特点,从修剪量的定量测算、修剪时间、夏季枝蔓管理方面做了较细致的归纳,分述了白粉病、霜霉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综合无公害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技术,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红地球年生长周期分为两大时期:生长期和休眠期。第九章围绕技术推广,总结了永登红地球设施延迟栽培技术推广特点和经营模式,主要特点是:区域特色化,核心技术本土化,培训会员化,服务系列化。经营模式中最有活力的环节是协会,它将生产、研究、营销有机地链接到了一起,将农民的增收与科技进步,公司化市场运作,紧密的结合到了一起,并探讨了标准化生产在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实施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