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西省旱作农业发展战略探讨
【6h】

山西省旱作农业发展战略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承诺及关于其他单位与人员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山西省发展旱作农业的战略意义

1.1旱作农业概念

1.2山西省自然状况

1.2.1山西省气候状况

1.2.2山西省水资源状况

1.2.3山西省地貌

1.2.4山西省耕地状况

1.3山西省旱作农业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1.3.1干旱形势日趋严峻,受灾程度不断增加

1.3.2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1.3.3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生产投入能力不足

1.4旱作农业是山西农业的战略选择

1.4.1农业缺水的形势要求加快发展山西旱作农业

1.4.2山西旱作农业的增产潜力是保障食物安全的基础

1.4.3发展旱作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

第二章国内外及山西省旱作农业发展概况

2.1国内外旱作农业发展概况

2.1.1国外旱作农业发展概况

2.1.2我国旱作农业发展现状

2.1.3国内外旱作农业比较分析

2.2山西省旱作农业发展状况

2.2.1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省旱作农业的发展阶段

2.2.2新中国后山西省旱作农业典型经验介绍

第三章山西省发展旱作农业的社会经济障碍及潜力分析

3.1影响山西省发展旱作农业的社会经济障碍因子

3.1.1文化与教育落后

3.1.2生产水平低下

3.1.3政策环境制约

3.1.4市场信息不灵

3.2山西旱作农业潜力分析

3.2.1气候生产潜力

3.2.2综合生产潜力

第四章山西省旱作农业发展战略指导思想与目标

4.1指导思想

4.1.1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4.1.2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4.1.3走综合发展的道路

4.1.4整体有序,突出区域特点

4.2发展方向与目标

4.2.1食物(粮食)生产方向与目标

4.2.2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与目标

4.2.3生态环境建设方向与目标

第五章山西省旱作农业区域布局及发展建设模式

5.1山西省旱作农业区域分区布局

5.1.1分区的目的与意义

5.1.2分区的原则

5.1.3分区结果

5.2山西省旱作农业区域发展建设模式

5.2.1晋北中温带半干旱温寒区

5.2.2晋中暖温带半干旱温暖区

5.2.3晋南暖温带半干旱温暖区

第六章山西省旱作农业科技工程建设

6.1建立完善两大系统

6.1.1土壤墒情、肥力监测、预报和决策支持系统

6.1.2技术推广与管理服务信息系统

6.2建立两大基地

6.2.1建立旱作农业技术创新基地

6.2.2旱作农业技术示范与推广基地

6.3建立十大技术体系

6.3.1营造土壤水库的旱作农田基本建设技术

6.3.2保护性耕作技术与覆盖栽培技术

6.3.3机械化有机旱作技术

6.3.4农田集雨栽培及集雨补充灌溉技术

6.3.5旱地作物品种改良与繁育技术

6.3.6粮经饲间作技术和粮草轮作制度

6.3.7农用化学抗旱技术及其制剂

6.3.8草业畜牧业和秸秆畜牧业综合技术

6.3.9节水灌溉高效生产技术

6.3.10旱区特有专用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产业化技术

第七章新世纪山西省发展旱作农业的策略措施

7.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真正做到“治旱兴农”常抓不懈

7.1.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7.1.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7.2依靠科技,加快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7.2.1加强旱作农业新技术的引进、研究和开发

7.2.2加强对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7.2.3加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7.3制定和完善发展旱作农业的鼓励政策,增加对旱作农业的资金投入

7.3.1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环境

7.3.2建立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增加旱作农业投入

7.4搞好建设规划,建立健全法规保障体系

7.4.1从山西农业发展的长远战略出发,制定符合山西实际的旱作农业建设规划

7.4.2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旱作农业发展有法可依

第八章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没有任何灌溉条件的纯旱地占耕地面积的79﹪以上,年平均降雨量从20世纪60年代的533.6mm至452.5mm;每10年平均气温从9.2℃上升至9.6℃,降水减少,气温上升,年蒸发量大导致了山西省近年来干旱发生程度呈明显递增的趋势。因此说干旱是山西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制约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它不仅造成山西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贫困面大;而且造成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旱作农业是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深入研究、认真探索新世纪对山西省旱作农业发展战略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提高山西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在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特别是山西省旱作农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影响山西省旱作农业发展的自然、科技、经济、社会、市场等障碍因子及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因此提出了山西旱作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山西省旱作农业分区方案:即晋北中温带半干旱温寒区、晋中暖温带半干旱温暖区、晋南温暖带半干旱温热区3个旱作区,并在分析各区自然条件及影响农业生产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区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建设模式。同时提出了山西省旱作农业配套的包括两大系统、两大基地和十项技术的科技工程建设,两大系统,即土壤墒情、肥力监测、预报和决策支持;两大基地,即旱作农业技术创新基地和旱作农业技术示范与推广基地;十项技术,即营造土壤水库的旱作农田基本建设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与覆盖栽培技术、机械化有机旱作技术、农田集雨栽培技术及集雨补充灌溉技术、旱地作物品种改良与繁育技术、粮经饲间作技术和粮草轮作制度、农用化学抗旱技术及其制剂、草业畜牧业和秸秆畜牧业综合技术、节水灌溉高效生产技术、旱区特有专用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产业化技术。最后对新世纪发展山西省旱作农业的策略措施提出了4条建议: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真正做到“治旱兴农”常抓不懈;二是要依靠科技,加快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三是制定和完善发展旱作农业的鼓励政策,增加对旱作农业的资金投入;四是搞好规划建设,建立健全法律保护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