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气候变化对中国葡萄栽培的影响
【6h】

气候变化对中国葡萄栽培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影响葡萄栽培的自然因素

1.1.1气候因素

1.1.2地形和土壤因素

1.2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1气候变化事实

1.2.2气候变化研究方法

1.3气候变化对葡萄栽培的影响研究进展

1.4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中国近45年气候变化概况

2.1资料与方法

2.1.1资料

2.1.2方法

2.2近45年温度指标变化

2.2.1平均气温的分布情况

2.2.2最高气温的分布

2.2.3最低气温的分布

2.3近45年降水变化

2.4近45年蒸散量的变化

2.5近45年干湿变化

第三章霜冻指标对葡萄栽培的影响

3.1霜冻指标的选取与处理

3.1.1霜冻指标的选取

3.1.2霜冻指标的处理

3.2近45年霜期均值的分布概况

3.3无霜期的变化

3.4终霜日的变化

3.5初霜日的变化

3.6埋土防寒线的变化

3.7对50年后可能无霜期分布预测

3.8区域霜期变化情况

3.9我国主要酿酒葡萄产区近45年霜冻指标变化情况

第四章温度指标的变化对葡萄栽培的影响

4.1生长期温度的变化

4.1.1生长期平均温度的变化

4.1.2生长期最低温度的变化

4.1.3生长期最高温度的变化

4.2成熟期极端高温对葡萄栽培的影响

4.2.1成熟期≥30℃地区的变化

4.2.2成熟期≥35℃地区的变化

第五章生长期长度和积温变化对葡萄栽培的影响

5.1生长期长度变化

5.2生长期有效积温变化及其影响

第六章气候变化对我国现有酿酒葡萄适栽区域的影响

6.1近40年我国干燥度的变化

6.2近40年我国酿酒葡萄区划的变化

第七章结论与讨论

7.1结论

7.2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7.3我国酿酒葡萄栽培应对气候变化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资料室提供的气象资料长度大于45年的504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1959年~2000年)为材料,统计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降水量等数据,并依此计算了无霜期(FFP)、初霜日(FFD)、终霜日(LFD)、生长期长度(GSL)、有效积温(ΣET)、年极端高低温和干燥度(DI)等指标,分析了过去45年我国气候变化概况及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无霜期、初终霜日、生长期长度、有效积温、年极端高低温和干燥度及生长期温度的变化对我国酿酒葡萄栽培的影响,用Arcgis软件做图,直观的反映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在对气候变化对我国葡萄栽培影响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酿酒葡萄栽培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1.过去45年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都出现上升,60年代部分地区(如内蒙古中部)温度较高,温度高于70年代,90年代温度变化最为剧烈,各个温度指标都达到最大值。我国降水呈现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在过去40年间我国的降水变化并没有明显的规律。70年代和90年代是蒸散(ETO)增加较明显的时期,而60年代和80年代,ETO的减少量较大,并且ETO的变化呈现出10年期波动。对我国的干湿变化进行10年期分析后得出我国干湿变化也呈现出显著的10年期波动特点。 2.在近45年内,特别是在80年代以后,我国的无霜期显著变长,葡萄生长期增长,终霜同提前,春季遭受霜冻的可能更小,初霜日推迟,利于葡萄枝条积累养分,提高抗寒能力,并且终霜日的变化大于初霜日的变化,埋土防寒线明显北移,需要进行冬季埋土防寒的区域明显减少。我国酿酒葡萄的主要分布区西北东部、西北西部、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无霜期变化绝对值分别达到9d、8.5d、10d和13d,其变化足以影响到适宜栽培的酿酒葡萄品种类型。我国无霜期的变化明显受到我国阶梯形地貌的影响,在同一地理阶梯内霜冻指标的影响范围大,但是在阶梯抬升地区无霜期的变化更为显著,因此在地貌抬升区域种植葡萄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基于现有的无霜期变率对50年后我国葡萄种植区域进行预测,50年后我国北部除少数地区以外,都能够种植酿酒葡萄。 3.近40年不同梯度生长期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在60年代部分地区较高,70年代较低,然后逐渐上升,在90年代达到最大值;而生长期最低温度则呈连续的剧烈变化。对≥30℃和≥35℃极限高温变化的研究表明,在60年代和90年代≥30℃区域分布较广,70年代≥30℃分布逐渐减少,在80年代达到最小值,在90年代达到最大值。在90年代以前,我国的主要酿酒葡萄产区除了新疆和黄河故道产区以及内蒙乌海及甘肃酒泉以外,鲜有≥35℃的情况出现,到90年代,我国北部部分产区出现≥35℃分布。 4.在过去40年里,我国生长期长度呈持续的增长,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东西和西北西部地区在近40年内的变化绝对值分别达剑7.4d、4.3d、6.6d和5.4d,各区生长期长度增加最为明显的时期是90年代。在60-70年代,我国的生长季>10℃有效积温区域变化不大,与研究的别的气候指标相似,90年代是近40年有效积温变化最为剧烈的一段时期,在各大区中,近40年生长季>10℃有效积温东北区域和西北东部区域的生长期有效积温增长量最大,分别达156.1℃和167.9℃,而华北地区,和西北西部地区有效积温增加量较小,分别为135.2℃和97.2℃。 5.相对于无霜期,干燥度的变化幅度不大,并呈现出明显的10年期波动。近40年我国适宜酿酒葡萄栽培的面积不断向北扩大,相对于干燥度的变化,我国酿酒葡萄区域变化更多的受到的是无霜期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我国酿酒葡萄生产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地方,具体影响表现在两方面:(1)气候变化引起气温上升,使得一些现有产区适宜采用的酿酒葡萄品种发生变化,这对酿酒葡萄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不利;(2)气候变暖使得我国北部适宜种植酿酒葡萄的地区不断扩大,在适宜种植区在北界地区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一些潜在的优质酿酒葡萄生产区,这对于提高我国葡萄酒质量,优化葡萄酒产业布局都有很重大的意义。由于气候变化引起埋土防寒线的变化和葡萄物候期的变化,在埋土防寒线北移和气温变暖的过程中各葡萄园应加强对年最低温度的检测,适当调整葡萄年作时间表,以降低葡萄酒生产成本。由于高品质的葡萄酒都出产于葡萄品种所能生长的最北界地区,葡萄栽培北界北移给我国葡萄酒企业提供了很好选择优良葡萄新产区的机会,在充分考虑土壤、水分供应的情况下可以在适当地块选址建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