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6h】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实验器材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1、横断面研究

2、心血管事件相关性研究

3、GLS与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心血管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UCG)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左心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的改变,分析GLS与MH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探讨其对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能力。
  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血液净化科、肾内科符合研究条件的9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访24个月,记录期间所有患者发生的心血管事件。随访期间发生了心血管事件的入选事件组(22例,占22.5%),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入选非事件组(76例占77.5%)。所有患者均于每次透析前进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获取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前后径(LAD);肺动脉收缩压;舒张末期下腔静脉平均内径(IVCE)及瓣膜钙化情况。获取3-5个稳定的连续心动周期的数字动态图像、并储存,用于随后的脱机分析。后处理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分析二维灰度图像:在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及心尖长轴切面图像,分析获取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应变(GLS)及应变率(LSRs);在左心室短轴切面,分析获取左心室圆周向收缩期应变(CS)及应变率(CSRs);从而得出左室收缩功能状况。收集分析引起心脏左心房、左心室结构改变及左心室应变的相关因素。收集病人透析期间的生化结果,包括:心肌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血钙、血磷,和血清白蛋白等化验室生化指标。
  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ox回归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等相关统计学方法,评价不同指标之间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结果:
  事件组与非事件组相比,左房内径显著增大(P<0.001),左室质量指数(LVMI)增高(P=0.02),C反应蛋白(P=0.01)、CTnT(P=0.003)均显著升高,白蛋白(P=0.04)、GLS值显著下降(P=0.02)。以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左室GLS:风险比3.632,95%置信区间1.41-9.03(P=0.01);血浆ALB:风险比0.165,95%置信区间0.05-0.53(P=0.003);C反应蛋白(CRP):风险比2.991,95%置信区间1.17-8.19(P=0.003);左房扩大:风险比1.964,95%置信区间0.76-5.08(P=0.016);心肌肌钙蛋白T(CTnT):风险比2.451,95%置信区间0.96-6.25(P=0.010)。以上因素均是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经Log Rank检验,χ2值为13.858,p值为0.008,p<0.05,左室GLS、左房扩大、CRP、CTnT各因素在预测心血管事件方面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由生存曲线可得出GLS与其它因素相比有更高的死亡率。因此GLS能更早期、准确预测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结论:
  在MHD患者中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是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敏感量化指标,是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独立预测指标,可用于预测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对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