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扁杏嫁接成活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6h】

大扁杏嫁接成活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杏嫁接研究进展

1.1.1杏开发利用及栽培的历史和现状

1.2植物嫁接成活的机制研究

1.2.1嫁接体发育过程的组织学研究

1.2.2嫁接体发育过程的细胞学研究

1.2.3嫁接体发育过程的生理生化研究

1.3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供试材料

2.1.1供试地点

2.1.2供试材料

2.2嫁接方法

2.3观察、记录与采样

2.4测定方法

2.4.1山杏嫁接部位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形成层酶活力测定

2.4.2山杏嫁接部位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形成层生化物质含量的测定

第三章实验结果与分析

3.1成活率调查结果及分析

3.2山杏芽接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酶的活性变化

3.2.1过氧化物酶

3.2.2过氧化氢酶(CAT Catalase)活性分析

3.2.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Superoxide dismutases)活性分析

3.2.4多酚氧化酶(PPO Polyphenol oxidase)活性分析

3.2.5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活性分析

3.2.6吲哚乙酸氧化酶(IAA Oxidase)活性

3.2.7酯酶(EST)活性

3.3嫁接山杏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形成层生化物质含量的变化

3.3.1含水量

3.3.2木质素含量

3.3.3单宁含量

3.3.4多酚含量

3.3.5可溶性总糖

3.3.6粗淀粉

3.3.7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析

3.3.8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3.3.9吲哚乙酸(IAA)含量

第四章讨论

4.1山杏嫁接体发育过程中一些与生长、发育相关的酶的活性变化

4.2嫁接山杏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形成层生化物质含量的测定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在甘肃省泾川县,以两年生山杏实生苗为砧木,选用大扁杏(龙王帽)饱满芽分别于2006年春季和夏季进行嫁接育苗。不同季节芽接后,每隔1天采样一次,环剥嫁接部位约2cm长度范围的形成层,同时从未嫁接的山杏初生苗相应部位采集形成层作为对照样品,带回实验室测定酶活性及生化物质含量。并于四天后统计芽接的成活率。结果表明: ①芽接后10天内,嫁接苗形成层中的POD、PPO、PAL、IAA Oxidase、EST活性高于对照的山杏苗;而CAT活性与对照苗差别不大;嫁接苗形成层SOD活性在采样的大部分时间里低于对照。 ②无论春季和夏季,嫁接苗形成层的木质素、单宁、多酚、粗淀粉、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含量均高于对照苗;嫁接苗的水分的含量小于对照苗;在嫁接初期和后期,嫁接苗嫁接部位形成层中IAA含量高于对照苗;采样中期,嫁接苗与对照苗差异不大。 ③春季芽接成活率为85.6%,夏季的成活率为92.3%,接穗的成活与其体内各种促进生长、分化酶的活性呈正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