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阿拉尔市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6h】

阿拉尔市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奶牛隐性乳房炎研究进展

1.1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

1.2奶牛隐性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

1.3奶牛房炎的发病原因

1.3.1病原微生物

1.3.2饲养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1.3.3奶牛自身因素

1.3.4遗传因素

1.3.5其他因素

1.4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及诊断

1.4.1乳汁体细胞检查法

1.4.2乳汁pH检验法

1.4.3乳汁的电导率测定

1.4.4酶检测法

1.4.5 PCR检测方法

1.4.6乳汁病原微生物检查

1.4.7其他方法

1.5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及存在的问题

1.5.1综合防治措施

1.5.2抗生素在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1.5.3中草药在防治奶牛乳房炎上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1.5.4其他方法

1.6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2.1材料

2.1.1待检奶牛及乳样

2.1.2药敏试验材料

2.1.3培养基

2.1.4仪器设备

2.1.5试剂

2.2方法

2.2.1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现场检测

2.2.2奶样的采集

2.2.3细菌的分离培养

2.2.4染色镜检

2.2.5分离菌的鉴定

2.2.6药敏试验

2.3结果

2.3.1 SMT检测结果

2.3.2病原菌分离结果

2.3.3分离培养及染色特性

2.3.4生化鉴定结果

2.3.5药敏试验结果

2.4讨论

2.4.1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

2.4.2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析

2.4.3主要病原菌对药物敏感性分析

2.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采用SMT法对新疆阿拉尔市十团某奶牛场62头无临床症状的荷斯坦奶牛的248个乳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其中有37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占总头数的59.7%,在248个乳区中,患病乳区有97个,占总乳区的39.1%。从97个患病乳区分别采取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共分离到98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属81株,链球菌属7株,革兰氏阴性杆菌8株,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2株,葡萄球菌属占所分离细菌的82.66%,链球菌属占7.14%,革兰氏阴性杆菌占8.16%,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占2.04%。 对分离的98株细菌进行了鉴定,按照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四类分别进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表皮葡萄球菌32株,腐生葡萄球菌20株;无乳链球菌2株,停乳链球菌1株,乳房链球菌4株;大肠杆菌4株,沙门氏菌2株,克雷伯氏菌1株,铜绿假单胞菌l株;蜡样芽孢杆菌2株。 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蜡样芽孢杆菌进行了16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氯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呋喃妥因、新生霉素、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噻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呈现高度敏感反应;对临床上常用的青霉素、四环素和磺胺类药物有耐药性。红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生霉素、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噻肟和氧氟沙星对停乳链球菌抑制的效果较好:无乳链球菌也对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有耐药性,从奶牛隐性乳房炎中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头孢拉定等有耐药性。蜡样芽孢杆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有耐药性。可见,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对临床上常用的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以及磺胺类等抗菌药物产生了广泛的耐药性。 选择常用7味中草药煎剂及其组合成的5种复方制剂,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5种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并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野菊花、黄连、大青叶及复方Ⅰ和复方Ⅴ对这5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