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甘肃省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6h】

甘肃省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言

1.1提出及研究的基本思路

1.2定义

1.2.1生态工程

1.2.2林业生态工程

1.3林业生态生态工程建设概况

1.3.1国外概况

1.3.2国内概况

1.3.3甘肃概况

1.4林业生态生态工程研究概况

第二章自然社会条件

2.1自然条件

2.1.1地理位置

2.1.2地势地貌

2.1.3自然气候

2.1.4植被概况

2.1.5水资源概况

2.1.6灾害气候

2.1.7土壤

2.2社会条件

第三章战略目标及布局

3.1战略目标

3.2林业生态工程布局

3.2.1生态服务功能布局

3.2.2林业生态工程的区域布局

第四章历史经验及存在问题

4.1历史经验与教训

4.1.1建设经验

4.1.2主要教训

4.2存在的问题

4.2.1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

4.2.2灾害气候频繁,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影响严重

4.2.3天然林等现有植被的保护任务艰巨

4.2.4树种单一、适地适树问题突出

4.2.5关键造林技术仍未彻底解决,林分稳定性问题依然存在

4.2.6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水平粗放

4.2.7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4.2.8科技成果储备不足和科技支撑不力

第五章对策分析

5.1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努力提高工程质量

5.2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确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5.2.1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5.2.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2.3实施必要的生态移民工程

5.2.4加强管理职能,规范政府行为

5.2.5制定有效政策,大力吸引社会投资

5.2.6创新工程建设机制,组建专业建设队伍

5.3科学制定林业生态工程规划,提高规划的可操作

5.3.1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5.3.2改变传统经营思想与模式,加强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力度

5.3.3遵循植被分布规律设计合理的林草植被

5.3.4选择造林树种要做到适地适林

5.3.5工程规划要综合考虑自然的历史变化

5.3.6乔灌草复层混交,提高植被的稳定性

5.4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强科技咨询和指导工作

5.5因时而变,及时调整年度任务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研究论文采用综合归纳的方法,应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生态工程及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出发,运用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在全面了解掌握前人研究成果,和本领域研究现状、发展动态的基础上,以笔者多年从事林业建设管理工作中积累的数据和资料为对象,结合文献资料,回顾分析甘肃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实践,剖析工程建设过程,总结工程建设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自然环境、计划管理、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建设模式、技术体系、以及建设观念和思路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甄别存在的问题,研究工程建设战略目标的可行,探讨解决问题、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策略和措施。 研究分析认为,在甘肃省五十余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践中,主要经验有12条:广泛宣传,提高认识;领导重视,保障得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行全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一盘棋战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完善机制,大力倡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严格检查确保质量;靠实责任从严管护;重视各项措施的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注意适地适树;细致整地,就地育苗;“三季”造林。主要教训有:树种选择不当;规划设计比较粗放,实施仓促;没有及时解决好林牧矛盾、林权、管护等问题,给工程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8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灾害气候频繁,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影响严重;天然林等现有植被的保护任务艰巨;树种单一、适地适树问题突出;关键造林技术仍未彻底解决,林分稳定性问题依然存在;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水平粗放;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科技成果储备不足和科技支撑不力。 研究结果认为,甘肃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战略目标和布局是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甘肃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和三大高原的交汇之处,腾格里、巴旦吉林、库姆塔格三大沙漠环列省境北缘,是全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同时又是全国生态建设的难点地区和生态建设积累经验的重要地区,是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前沿阵地,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的生态服务功能,并通过工程建设在全社会树立起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观念,这是甘肃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所在。 提出5项策略: 一、深入细致地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和模式,及时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去。 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1)是大力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弘扬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2)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是实施必要的生态移民;(4)是加强管理职能,规范政府行为;(5)是大力吸引社会资金;⑹是创新机制,组建专业队伍。 三、科学规划,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⑴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⑵是改变传统经营思想与模式,加强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力度:⑶是要遵循植被分布规律设计合理的林草植被;⑷是在选择造林树种要做到适地适林;⑸是要综合考虑自然的历史变化;⑹是要注意乔灌草复层混交提高植被的稳定性: 四、提高科技含量,要强化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示范区建设三个方面的工作; 五、因时而变,及时调整年度任务,要根据气候条件的年际变化,特别是半干旱地区降水的年际变化,及时调整年度任务,以免在气候条件不利年份强行植树造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