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庆阳市子午岭林区“林、草、畜”多效益“退耕还林”模式研究
【6h】

庆阳市子午岭林区“林、草、畜”多效益“退耕还林”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引言

1.2目的和意义

1.3实施过程及现状

第二章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研究区地理位置

2.2研究区地势

2.3研究区气候

2.4研究区土壤

2.5研究区植被分布

第三章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3.1理论依据和思路

3.2试验研究的技术路线

3.3试验材料

3.3.1四倍体刺槐

3.3.2饲草

3.4研究方法

3.4.1庆阳市北部试验区

3.4.2庆阳市中部试验区

3.4.3庆阳市南部试验区

第四章研究结果与分析

4.1四倍体刺槐及普通刺槐“树篱”形的研究

4.1.1四倍体刺槐及普通刺槐生长规律及抗寒、抗旱特性的观测

4.1.2四倍体刺槐及普通刺槐枝叶特性

4.1.3四倍体刺槐及普通刺槐枝叶家畜适口性的调查

4.1.4四倍体刺槐及普通刺槐“树篱”形创建的研究

4.1.5“树篱”形四倍体刺槐的管理技术

4.2四倍体刺槐及普通刺槐“树篱”林带间间作饲草的研究

4.2.1饲(牧)草选优试验

4.2.2林间苜蓿的管理

4.3.“树篱”形新型饲料林舍施养家畜的试验研究

4.3.1“树篱”形饲料林试验地“林草”产量的研究

4.3.2“树篱”形饲料林与养殖业结合的最佳模式的探讨

4.3.3林草舍施喂养牛羊技术的研究

4.4四倍体刺槐+苜蓿、饲草“树篱”形新型饲料林生态效益分析研究

4.4.1“树篱”形饲料林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

4.4.2“树篱”形饲料林抗风蚀、保水效益的研究

4.4.3生态环境改善,野生动植物明显增加

4.5四倍体刺槐+苜蓿、饲草“树篱”形新型饲料林经济效益的分析研究

4.5.1刺槐“树篱”形饲料林造林模式成本分析

4.5.2刺槐“树篱”形饲料林经济效益分析

4.5.3“树篱”形饲料林与一般人工林经济效益的对比研究

4.5.4“树篱”形饲料林“林草”产量近期分析

4.5.5“林草畜”、四倍体刺槐+苜蓿“树篱”形饲料林多项经济效益分析

4.6创建四倍体刺槐+苜蓿“树篱”形饲料林社会效益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端,习称“陇东”,地处东经106°45'——108°45'与北纬35°10'——37°20’之间,子午岭林区地跨华池、合水、宁县、正宁四县。新中国建立五十多年来,庆阳市在治理荒山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树立了不少的典型,但由于政策和经济上的种种原因,三效益(生态、经济、社会)俱有、易于推广的治理模式不多。随着天保工程和封山育林措施的实施,以及“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逐步落实,在“三料”俱缺的庆阳陇东黄土高原区,林牧矛盾还十分突出,亟待解决。 从2003-2006年,在庆阳市北部、中部、南部三个试验区利用当地荒山造林先锋树种刺槐和引种的四倍体刺槐为乔木树种,以本地苜蓿和引种的美国金黄后苜蓿、黑麦草、高羊茅、早熟禾、红三叶和白三叶为饲草品种,通过三年多的试验观测,对比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提出“林、草、畜”一体化,三效益兼有的荒山造林新思路。 2.采用新的营林技术——密植矮林作业,新的树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