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土高原坡地不同植被微生物活性动态研究
【6h】

黄土高原坡地不同植被微生物活性动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

1.2.2土壤酶活性研究

1.2.3微生物与土壤酶的关系

2.1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生态分布的影响

2.2季节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生态分布的影响

第二章研究内容

2.1研究区概况

2.2研究内容

第三章材料与方法

3.1样地选择与样品采集

3.2土壤样品分析方法

3.2.1微生物区系分析

3.2.2土壤酶测定

第四章不同植被下土壤微生物变化

4.1不同植被下土壤微生物数量季节变化研究

4.1.1土壤微生物数量季节变化

4.1.2不同植被土壤微生物百分比含量季节性比较

4.2同一季节不同植被下土壤微生物在不同土层的分布

4.2.1春季不同植被下土壤微生物在不同土层分布

4.2.2夏季不同植被下土壤微生物在不同土层分布

4.2.3秋季不同植被下土壤微生物在不同土层分布

4.3同一季节不同植被下土壤微生物不同坡位分布

4.3.1春季不同植被土壤中微生物不同坡位分布

4.3.2夏季不同植被土壤中微生物不同坡位分布

4.3.3秋季不同植被土壤中微生物不同坡位分布

第五章不同植被下土壤酶活性变化

5.1不同植被下土壤酶活性季节性变化

5.1.1蔗糖酶季节变化

5.1.2脲酶季节变化

5.1.3碱性磷酸酶季节变化

5.1.4过氧化氢酶季节变化

5.2不同植被下土壤酶活性在不同坡位分布

第六章微生物种群和土壤酶活性相关性与差异性分析

6.1微生物种群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6.2微生物种群与土壤酶活性差异性分析

第七章结果与讨论

7.1微生物数量变化规律

7.1.1微生物数量季节变化

7.1.2微生物数量在不同土层的分布

7.1.3微生物数量在不同坡位的分布

7.2土壤酶活性变化

7.2.1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化

7.2.2土壤酶活性坡位变化

7.3微生物种群和土壤酶活性相关性与差异性分析

7.3.1微生物种群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7.3.2微生物种群与土壤酶活性差异性分析

7.4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了黄土高原丘陵区坡地不同植被下土壤微生物季节动态变化,拟从生物学角度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为此以不同植被下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变化为测定对象,研究了黄土高原丘陵地区坡地生物活性动态变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 1.微生物数量变化规律 以柠条林地、荒坡地、苜蓿地、枣树林地、杏树林地、刺槐林地、耕地和侧柏林地等8种植被下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不同坡位、不同土层下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1.1微生物数量季节变化 春秋两季微生物数量变化比较稳定,没有太大的波动,而且变化规律与细菌数量的变化呈现出基本一致的规律,柠条、耕地和苜蓿土壤中微生物总数相对较低。 除去柠条和荒坡,其他植被下土壤中细菌数量在夏季非常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就真菌而言,春秋两季各植被下土壤中真菌数量变化波动不大;夏季各植被下土壤中真菌数量变化波动较大,其中刺槐和杏树土壤中真菌数量非常丰富。春秋两季放线菌数量较为丰富,其中柠条林地、侧柏林地和耕地中放线菌数量丰富。 就百分比含量而言,细菌在夏季土壤中含量很高,春秋两季含量差别不大,真菌在夏季土壤中含量很低,在春秋两季土壤中含量相对较高,放线菌在夏季土壤中含量较低,在春秋两季中含量较高。 1.2微生物数量在不同土层的分布 土壤中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在表层均比5-20cm处多,呈现出明显的规律。三个季节中,柠条林地和刺槐林地土壤中真菌在表层的数量少于5-20cm处的数量,而其他植被土壤中真菌数量在表层比5-20cm处的多,因此表层真菌数量多于5-20cm处真菌数量的规律较明显。 1.3微生物数量在不同坡位的分布 春季侧柏林地中三种微生物数量均呈现出随坡位下降而增加的趋势,夏秋两季土壤中杏树林地中微生物数量随坡位下降而减少的趋势很明显,柠条林地、耕地和苜蓿在三个坡位中微生物数量偏低,且变化趋势不明显。秋季耕地、侧柏林地、苜蓿地中真菌和放线菌随坡位变化趋势一致。柠条林地中细菌和放线菌呈现一致的变化规律。 2.土壤酶活性变化 以柠条林地、荒坡地、苜蓿地、枣树林地、杏树林地、刺槐林地、耕地和侧柏林地等8种植被下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不同坡位下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2.1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化 同一植被下,除去荒坡地、枣树林地和刺槐林地,其他植被在春季土壤中蔗糖酶活性均高于同植被下夏秋两季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在三个季节中的变化不显著,柠条林地、耕地、苜蓿地、刺槐林地中夏季脲酶活性比较高,荒坡地、枣树林地和杏树林地中的秋季脲酶活性较高,荒坡地中三个季节脲酶活性均较高,苜蓿地中三个阶级中的脲酶活性均较低;枣树林地三个季节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均较高,耕地和荒坡地中三个季节碱性磷酸酶活性较低,杏树林地、刺槐林地、苜蓿地和耕地中夏季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其他两个季节酶活,枣树林地、荒坡地和侧柏林地中秋季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其他两个季节酶活;柠条林地和刺槐林地中秋季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很多,耕地夏秋两季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比春下降很多,其他植被下过氧化氢酶活性季节性变化不大。 2.2土壤酶活性坡位变化 不同植被脲酶活性在不同坡位无明显变化,其他三种酶,沿坡位有显著的变化,但无明显的规律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