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与贫困程度互动关系研究
【6h】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与贫困程度互动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关于金融排斥的研究

1.3.2 关于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研究

1.3.3 关于贫困程度研究

1.3.4 关于贫困程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1.3.5 金融发展与贫困之间的关系研究

1.3.6 文献述评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1 金融排斥的理论基础

2.1.3 金融排斥的影响和可能性后果

2.1.4 金融排斥与普惠金融

2.2 金融排斥与贫困程度作用机制

第三章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指数与贫困程度指数的测算

3.1.1 金融排斥维度指标的构建

3.1.2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3.1.3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指数的测算

3.2 我国农村地区贫困指数的测算

3.2.1 贫困指数测算方法的选择

3.2.2 我国农村地区贫困指数的测算

第四章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和贫困程度互动关系实证研究

4.1 模型的建立与说明

4.2 结果与分析

4.2.2 关于东部、中部、西部农村地区金融排斥与贫困程度互动关系实证分析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降低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程度的建议

5.2.2 降低农村地区贫困程度的建议

5.2.3 关于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和贫困程度互动关系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金融排斥,其基本含义是指社会中存在某些群体因为缺乏足够多的方式或者途径去接触金融机构从而难以满足必要的金融产品服务需求的一种现象,而基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行业面临的现实情况,可以判定,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金融排斥现象,且不同地区金融排斥程度不同。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比例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减小,但由社会、经济、环境的多变性,以及相互交织的复杂性,使得本就脆弱的农村居民应付各种风险的能力每况愈下;同时政府扶贫作用的边际效益递减,扶贫资金的目标瞄准不够准确,扶贫的强度开始降低,因此,相较于城市,我国农村地区最主要的问题仍旧是贫困,而减贫、脱贫是解决“三农”问题最终的目的和落脚点。通过文献阅读,发现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和经济发展程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贫困程度和经济发展也存在相关关系,地区金融排斥和贫困程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因此研究金融排斥和贫困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为农村地区降低金融排斥和贫困程度提供一点参考。
  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得出一般性结论,从而为文章提供研究思路;然后基于金融服务的使用度、可得度、深度、可负担度来建立四维的金融排斥指标体系,采用1995~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测算我国不同省份农村地区近20年的金融排斥指数;随后,基于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我国农村的现实国情,对R贫困指数测算方法进行衍生,采用1995~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测算出我国各省份农村地区近20年的贫困程度;其次,利用我国省际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和贫困程度的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和贫困程度的互动关系;最后基于实证结果,给出降低金融排斥和贫困程度的建议。
  结果发现,全国各省农村地区1995~2014年金融排斥指数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东部地区低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低于西部地区,即西部省份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程度最高;而全国各省农村地区1995~2014年的贫困程度同样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西部地区最高最高,东部地区最低。而对于金融排斥和贫困程度的互动关系的实证结果发现,东部省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对贫困程度的影响不显著,贫困程度对金融排斥影响显著;而中部和西部省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对贫困程度影响显著,贫困程度对金融排斥影响也显著,均是正相关关系;全国区域内的实证结果和东部省份一致。无论金融排斥与贫困程度的关系如何,想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两者同时瞄准,但是区域间的侧重点会存在不同,农村贫困程度较小且不贫困是主要难题的东部省份应该侧重农村金融的发展,使金融业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对于农村贫困程度较大且对当地金融排斥存在显著影响的西部省份,当前应该更加侧重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户社会保障强度,从而降低农村贫困程度,进而降低金融排斥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