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陕北白绒山羊家庭羊场及其种养一体化养殖模式调查研究
【6h】

陕北白绒山羊家庭羊场及其种养一体化养殖模式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陕北白绒山羊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1.1.1 陕北白绒山羊简介

1.1.2 榆林市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发展现状

1.1.3 陕北自绒山羊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陕北白绒山羊产业转型升级

1.2.1 陕北白绒山羊产业的发展机遇

1.2.2 陕北白绒山羊养殖模式探索

1.3 新型农业养殖模式主体——家庭农场

1.3.1 家庭农场的内涵

1.3.2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1.3.3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1.3.4 家庭羊场的优势

1.3.5 榆林地区以陕北白绒山羊养殖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1.4 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陕北白绒山羊家庭羊场种养一体化养殖模式调查研究

2.1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2.1.2 调查研究方法与内容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2.1 陕北自绒山羊家庭羊场种养结合养殖户家庭基本情况

2.2.2 土地及种植业现状

2.2.3 养殖业现状

2.2.4 成本与收益

2.2.5 养殖意愿与需求

2.3 讨论

2.3.1 陕北白绒山羊种养结合家庭养殖户类型的划分依据

2.3.2 种养结合养殖户的养殖规模主要受土地面积和家庭劳动力数量的影响

2.3.3 种养结合家庭养殖户的饲养规模、销售类型对经济收益的影响

2.3.4 种养结合的家庭羊场养殖户羊群结构会影响养殖收益

2.4 小结

第三章 陕北白绒山羊家庭羊场种养一体化养殖模式设计与优化

3.1 优化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3.1.1 舍饲养殖

3.1.2 适度规模

3.1.3 农牧结合

3.1.4 技术配套

3.1.5 综合收益

3.2 陕北白绒山羊家庭羊场内容的优化与设计

3.2.1 适宜土地面积及其种植结构优化

3.2.2 适宜养殖规模及其羊群结构优化

3.2.3 家庭羊场养殖配套设施优化

3.2.4 家庭羊场关键饲养管理技术

3.2.5 家庭羊场的技术培训

3.3 陕北白绒山羊家庭羊场成本效益优化结果与分析

3.3.1 投资前4年不同规模家庭羊场在羊群产羔率100%时的经济效益分析

3.3.2 投资前4年不同规模家庭羊场在羊群产羔率150%时的经济效益分析

3.3.3 投资前5-10年不同规模家庭羊场在羊群产羔率100%时的经济效益分析

3.3.4 投资前5-10年不同规模家庭羊场在羊群产羔率150%时的经济效益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4.1 小结

4.2 创新点

4.3 有待深入分析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试验研究选择榆林市横山区和靖边县进行,利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两个县区的横山镇曹阳湾村、塔湾镇、雷龙湾镇、赵石畔镇、波罗镇、黄蒿界乡、海则滩乡以及张畔镇8个乡镇41个农户进行种养一体化养殖模式相关内容的走访调查,研究基于土地面积和家庭劳动力双约束下的家庭羊场种养殖一体化养殖模式,并通过调研结果,根据农户所有土地面积以及种植农作物种类,以“舍饲养羊、适度规模、农户结合、综合收益”为原则,对养殖户的养殖规模进行设计与优化。
  (1)陕北白绒山羊家庭羊场种养一体化养殖模式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以种养结合的陕北白绒山羊家庭羊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家庭基本情况、养殖情况、种植情况、成本与收益以及养殖意愿与需求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完成调查研究。根据调研的结果可知,榆林地区陕北白绒山羊种养结合养殖户将自有土地产出作为主要饲料来源进行绒山羊养殖活动,因此,在受到自有土地面积与农作物种植种类、面积和家庭劳动力人数的影响下,绒山羊养殖规模以适度规模(存栏量在50~250只范围内)进行养殖活动。种养结合的陕北白绒山羊生产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榆林地区陕北白绒山羊家庭羊场种养一体化养殖模式是一种促进农户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在当地实施过程中已取得初步成效,发展潜力巨大。
  (2)陕北白绒山羊家庭羊场舍饲适度规模、综合收益模式设计。通过对榆林地区陕北白绒山羊种养结合养殖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养殖户存在的问题,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对陕北白绒山羊家庭羊场舍饲养殖进行优化与设计。设计将种养结合养殖户所有的精饲料(玉米)作为主要限制因素,依照单位面积玉米的载畜量,对其所养殖的陕北白绒山羊能繁母羊数量进行优化调整,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建议配备相应的养殖配套设施,学习现代养殖技术,建立起合理的舍饲条件下规模适度的家庭羊场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促使陕北白绒山羊家庭羊场向着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