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A5052铝合金表面高防腐蚀性超疏水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h】

AA5052铝合金表面高防腐蚀性超疏水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1 铝合金的腐蚀

1.2.2 铝合金的防护

1.3 超疏水表面涂层的概述

1.3.2 超疏水表面涂层的构建方法

1.3.3 超疏水表面涂层的应用及展望

1.5 纳米薄膜的表征方法

1.5.3 谱图测定法

1.7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化学镀镍与电沉积镍钴镀层最佳条件的确定

2.1.3 实验仪器

2.1.4 实验过程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1 最佳化学镀镍条件的确定

2.2.2 电镀镍钴最佳条件的确定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组装AF17N最佳条件的确定

3.1.4 实验过程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2 动电位极化曲线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最佳条件下镀膜的性能测试

4.1.5 性能测试

4.2.2 表面形貌分析

4.2.3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结果分析

4.2.4 致密性测试

4.2.5 动电位极化曲线

4.2.6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铝及其合金是一类重要的金属材料,由于其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易于加工并且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因此铝合金在航空航天、国防工程以及家电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然而由于铝合金在潮湿的环境中极易被腐蚀从而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需要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一层保护薄膜以提高其防腐蚀性能。
  本实验通过化学镀膜以及自组装6-N-烯丙基-N-1,1,2,2-四氢氟代癸烷基胺-1,3,5-三嗪-2,4-硫醇单钠盐(简称AF17N)成功在AA5052型铝合金表面构建了具有高防腐蚀性的超疏水薄膜。通过单因素试验法探索了化学镀镍的最佳条件,通过正交试验法系统探索了电化学沉积镍钴以及自组装AF17N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化学镀镍的最优实验方法为:AA5052样片在pH为6.2~6.4的化学镀液中,于75℃化学镀镍40min。电化学沉积镍钴镀层的最优实验方法为:在电流密度为3mA/cm2时,将AA5052样片置于50℃的电镀液中电镀360s。采用正交试验法,得出自组装AF17N的最优试验方法为:AA5052样片在1.5mM的AF17N单体自组装溶液中,于35℃下自组装4h后,再在110℃下固化25min。
  对自组装膜进行多种表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静态接触角仪对样片表面形貌和润湿性进行了测试。测试表明,经过电沉积镍钴后样片表面形成了微纳米双极结构,进一步修饰了AF17N之后,样片表面呈现了接触角高达160°同时滑动角低至1°的超疏水效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中的原子百分数(At%)和元素的重量百分数(Wt%)数据结果分别证明了化学镀层、电化学镀层以及AF17N自组装膜的成功制备。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EIS)测试了超疏水薄膜的防腐蚀效果,超疏水薄膜的保护效率高达99.34%,表现出了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同时通过循环伏安法分别对电镀镍钴后的铝合金表面以及超疏水薄膜修饰的AA5052铝合金的致密性进行了测试。所有测试结果均表明样片的防腐蚀效果明显优于空白,说明实验制备的超疏水薄膜对AA50052型铝合金基体有良好的防腐蚀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