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彩色生漆制备工艺及其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6h】

彩色生漆制备工艺及其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漆树资源

1.2生漆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4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研究内容

1.6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漆精制加工试验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指标测定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色漆的调配试验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3结果与分析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不足

4.1 结论

4.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生漆是从漆树韧皮部乳汁道分泌出的乳白色液体,接触空气后氧化聚合成为漆膜。生漆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韧性,也可当做黏结剂来使用。生漆固化成膜后具有高硬度、高光泽度、耐高温、耐腐蚀、超耐久性等优良性能。生漆自古以来就被用做髹饰涂料而广泛使用,在秦汉至隋唐时期发展到了高峰。现今的精制生漆主要用在家具、漆器、漆画、文物修复等领域。 本研究通过控制生漆精制过程中的主要工艺条件,如搅拌时间和红外照射时间,对生漆精制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精制后的漆膜性能进行优化测定,筛选出最优精制加工工艺。在对色漆颜料调配比例进行系统研究后,测定了精制彩色漆漆膜的表干时间、硬度、光泽度等性能参数。研究结果如下: 1. 不同搅拌时间和红外照射时间对生漆含水量、表干时间、硬度、光泽度、黏度都有较大的影响。黏度会随着搅拌时间的加长而逐步增加,在每批次加工1公斤生漆的情况下,搅拌时间12h时黏度达到了60万mpa.s。在含水量的测定中,含水量与搅拌时间和红外照射时间成反比。在搅拌时间(4h、6h、8h、10h、12h)中红外时间每增加一小时,含水量就会随着而下降。搅拌时间12h红外照射4h的处理中,含水量在最低点。表干时间随着搅拌时间和红外照射时间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呈反比趋势。如图2-8所知,搅拌时间为4h、6h的过程中,表干时间的变化不明显;在搅拌时间12h红外照射3h的处理中,表干时间最短。在对漆膜硬度的测定中,漆膜硬度的变化是随着搅拌时间和红外照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成正比趋势。其中搅拌时间10h红外照射4h和搅拌时间12h红外照射3h的处理中漆膜硬度达到了5H的级别。 2. 不同种类的颜料和不同的颜料配比都对色漆漆膜的表干时间、硬度、光泽度有较大的影响。在五种颜色(银朱、永固黄、永固橙、酞青蓝、酞青绿)配比中,表干时间会随着配比中颜料的增加而降低,呈反比趋势。透明漆与五种颜料在配比为透明漆:颜料=1:1.4时,表干时间都表现为2h左右。而光泽度的表现都达到了80/GU以上,其中银朱和永固橙最佳的配比是1:1.2;永固黄为1:1.4;酞青蓝和酞青绿的最佳配比是1:1。在硬度指标测定中,颜料比例越低漆膜的硬度就越高。调配比例为1:0.6和1:0.8时,硬度都达到了5H的级别,但在调配比例为1:1.4时,硬度却在3H以下。结果表明,颜料添加的越多,漆膜硬度越低。 总之,实验结果表明,在精制工艺中搅拌时间12h红外照射3h的处理是精制生漆较优加工工艺。在色漆调配工艺中银朱和永固橙 1:1.2 的调配比例为最佳,永固黄为1:1.4,酞青蓝和酞青绿1:1的调配比例为最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