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葡萄种质资源对霜霉病的抗性鉴定及SSR分子标记的筛选
【6h】

不同葡萄种质资源对霜霉病的抗性鉴定及SSR分子标记的筛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葡萄霜霉病的研究进展

1.3 SSR分子标记在葡萄上的研究进展

1.4 抗病基因在葡萄上的研究

1.5 本研究简介

第二章 不同葡萄种质资源对霜霉病的抗性鉴定

2.1 材料

2.2 葡萄霜霉病发病程度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葡萄霜霉病抗性鉴定的SSR分子标记筛选

3.1 材料

3.2 SSR分子标记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抗病基因在不同野生葡萄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4.1 材料

4.2 抗病基因的表达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研究不同葡萄种质资源对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的抗性差异,旨在为葡萄霜霉病的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120份葡萄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室内离体叶圆片接种鉴定不同葡萄种质资源对霜霉病的抗性,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分析关键抗性基因在6个野生葡萄株系中的表达差异。同时筛选SSR分子标记进行葡萄霜霉病的抗性鉴定,为葡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通过室内离体叶圆片接种鉴定发现不同葡萄种质资源对霜霉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120份供试样品中的病情指数为0~78.70。其中,普莱德、朱姆博、弗莱、萨米特和里尤木夫5份圆叶葡萄均表现为免疫,病情指数均为0;云南-元谋2、云南-2、木扎岭-3 等 3 份野生资源为高抗株系,病情指数分别为 1.81、4.40和1.62;摩尔多瓦、Palmata、蘡薁-林县、DVIT2437 cinerea Barrett等38份为抗病品种(株系),病情指数为 5.32~25.00;涅布盖、哈桑葡萄、Rupestris 等 71 份为感病品种(株系),病情指数为25.93~49.54;另外红汁加美、黑曼道克和贵人香等3份为高感品种,病情指数分别为78.70、55.56和50.93。研究表明:筛选出的云南-元谋2、云南-2和木扎岭-3是对霜霉病表现良好抗性的中国野生葡萄株系,可作为抗病育种的原始材料。 (2)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与室内离体叶圆片接种鉴定结果对比发现,进行霜霉病抗性鉴定的 30 对 SSR 分子标记中,标记 RGA 系列(RGA10、RGA8、RGA1和RGA9)能解释70%以上的表型变异,其中标记RGA9解释表型变异率最高,为80.83%,有望成为检测葡萄霜霉病抗性的标准标记,为葡萄种质资源抗性的快速批量鉴定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而CHr14V015、UDV-370、UDV-014、GF09-44和GF09-46等22个SSR分子标记解释25.83%~48.33%的表型变异,不能用于葡萄霜霉病的抗性鉴定,其中标记Rgvvin180解释表型变异率最低,为24.17%。 (3)通过热图聚类分析发现抗病基因在6个野生株系中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其表达量的峰值集中在接种霜霉病菌12~24 h。接种12 h时,TGA1基因在免疫株系普莱德中表达量达50.45,WRKY27基因在抗病株系蘡薁-林县中表达量达400.94,STS1基因在感病株系秋-嵩县中表达量达35.60。接种18 h时,NPR1基因在高抗株系云南-元谋2中表达量达209.87,PAD4和ICS2基因在普莱德中表达量分别达32.30和104.94,EDS1基因在秋-嵩县中表达量为22.78。接种24 h时,PAL基因在普莱德中表达量达到最大, TLP基因在蘡薁-林县中表达量达382.73。而WRKY33基因在各株系中表达量变化较平缓。研究表明:TLP、NPR1、PAL和PR1基因在不同抗病株系中反应迅速且表达量高,可能在抗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赵惠;

  •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学科 葡萄与葡萄酒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房玉林;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葡萄; 种质资源; 霜霉病; 抗性鉴定; SSR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