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杨梅种子萌发影响因素研究
【6h】

杨梅种子萌发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种子的休眠与萌发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种子萌发影响因子

1.3.2 种子催芽技术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植物材料

2.1.2 不同萌发阶段种子形态描述

2.1.4 试验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酶活性检测

2.2.2 激素含量测定

2.2.3 总酚类物质含量测定

2.2.4 基因表达分析

2.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结果

3.1.1 酶活力动态变化

3.1.2 激素动态变化

3.1.3 总酚含量动态变化

3.1.4 基因表达量动态变化

3.2 讨论

3.2.1 酶活力变化

3.2.2 激素含量变化

3.2.3 总酚含量变化

3.2.4 基因表达量变化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杨梅(Myrica rubra)是我国南方的特色水果,是杨梅科(Myricaceae)的常绿果树。果实酸甜可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经济效益。杨梅产业上需要童期短、树体矮化、品质优、抗性强的品种,主要是利用人工杂交创建新种质材料和选育品种。但是目前人工杂交种子的发芽率低,仅有20-30%,严重影响了育种的选育进程,增加了育种工作量,不利于杨梅产业的发展。本论文针对杨梅种子萌发率低和萌发需时长的重要问题,研究种子萌发时的氧化酶活性,激素、总酚类物质及调控种子萌发的相关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综合分析杨梅种子的萌发影响因素,为研发杨梅种子高效催芽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取得以下主要结果: 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均对种子萌发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杨梅种子的萌发,POD、SOD、APX、α淀粉酶等酶活力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杨梅种子刚播种时到种子幼根长为0-1 cm时,酶活力一直增高,种子幼根长0-1 cm至幼根长大于3 cm的生长过程中,酶活力一直降低。CAT活力保持平稳增高,β淀粉酶活力先增高后降低,随后增加,最后降低。 酚类物质抑制萌发,是发芽的抑制剂。随着杨梅种子的萌发,总酚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酚类物质的合成能诱导POD等酶形成。SOD酶可以将活性氧氧化成H2O2, POD和CAT等酶能够清除多余的H2O2。降低总酚的含量,就可以促进种子发芽。 吲哚乙酸(IAA)、玉米素(ZR)、脱落酸(ABA)三种激素能调控种子的休眠与萌发。随着杨梅种子的萌发,IAA、ZR 含量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ABA含量总体呈降低的趋势,赤霉素(GA3)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MAPKKK15、TUA2、PHYA、MAPKKK18、YMSQS1、WRKY6、HD2B和MAPKKK14等 8 个基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与 ABA 相关影响杨梅种子的萌发。FOA1、RVE1、YMCIbHLH1、YMbzip等4个基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与GA相关影响杨梅种子的萌发。

著录项

  • 作者

    曹靖;

  •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学科 园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西平;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杨梅; 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