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类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约束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6h】

不同类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约束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导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1.4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调研区域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1.6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约束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2.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运行模式

2.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融资约束机理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类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异质性研究

3.1陕西省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3.2不同类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基本特征

3.3不同类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经营现状

3.4不同类型经营主体差异对比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类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基本情况

4.1信贷约束分类

4.2农户需求型约束

4.3农户融资供给约束

4.4农户信贷约束情况

4.5小结

第五章 不同类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和供给约束机制实证研究

5.1模型简介

5.2指标的选取及说明

5.3实证分析结果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6.1结论

6.2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1月2日)要求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文件要求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村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随着农业的发展,我国农村存在着传统农户与新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之间并存的状况。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与普通农户在农业产业生产中有很多相似和不同。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以及抵押融资的背景下,各类农业产业经营主体之间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约束不尽相同。本文将分析普通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三类农户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中遇见的约束问题。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陕西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域的普通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为样本。首先,对三类经营主体之间家庭特征、经营特征以及其他基本特征进行分析进行异质性分析。其次,分析三类农业产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当地的农村金融环境,运用 BGF二阶段模型,对三类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土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中的需求和供给约束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样本地区不同类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不同类型农业产业主体的经营规模和生产组织模式上,还体现在农户的基本特征、生产经营效率、对融入资金的使用态度上。第二,不同类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约束中,“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印记非常明显,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项目中,政府在其中发挥到了决定的作用。第三,不同类型经营主体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中,不论从农业主体需求的角度,还是从农村金融机构供给的角度,抵押物不足是不争的事实。第四,不同类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约束中,普通农户融资行为是在供给主动推动情况下的经营主体被动选择的结果,专业合作社也是供给主动推动下的经营主体被动选择的结果,家庭农场的融资则不存在融资约束。最后,在供给主动推动下,政策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由于政策的主导,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指导和监管较为“宽松”,金融机构在放贷过程中更加强调农村金融效果的“公平性”而不是“效率性”,金融供给限制的现象较少,样本地区不同类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贷款表现为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金融供给主动供给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具体到不同类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上,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问题上对政策的依赖度较大,家庭农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既不存在金融需求约束,也不存在金融的供给约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