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陕西部分地区犊牛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及亚型研究
【6h】

陕西部分地区犊牛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及亚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芽囊原虫与芽囊原虫病的研究进展

1.1 芽囊原虫

1.1.1 分类学

1.1.2 形态学

1.1.3 生活史

1.2 芽囊原虫病

1.2.1 流行病学

1.2.2 临床症状

1.2.3 诊断

1.2.4 防治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陕西部分地区犊牛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及亚型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材料

2.2.2 方法

2.2 结果

2.2.1 PCR扩增结果

2.2.2 菌液PCR鉴定结果

2.2.3 犊牛芽囊原虫的感染率

2.2.4 犊牛芽囊原虫亚型分布

2.3讨论

2.3.1 品种对犊牛芽囊原虫感染的影响

2.3.2 年龄对犊牛芽囊原虫感染的影响

2.3.3 地区对犊牛芽囊原虫感染的影响

2.3.4 防治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牛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在畜牧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养殖场的卫生条件、管理措施等不够完善,存在着多种病原的感染。其中,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sp.)是一种常见的单细胞病原体,其宿主广泛,能寄生于人类和多种动物的肠道。虽然目前芽囊原虫的分类学、生活史、致病机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体外和实验动物研究表明,芽囊原虫在年幼和免疫功能低下宿主中具有潜在致病性。据报道,在腹泻或具有其他消化道症状粪便样本中也常检测到芽囊原虫的感染,且芽囊原虫的感染与宿主肠道疾病特别是与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有关。近些年的研究表明,芽囊原虫的寄生与宿主肠道健康和免疫力密切相关。基于核糖体小亚基(ribosomal small subunit,SSU rRNA)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分析发现,牛体内存在芽囊原虫的感染,并呈现遗传多样性。目前,已报道牛体内存在7个基因亚型(ST1、ST3、ST4、ST5、ST6、ST10和ST14)。其中5个亚型(ST1、ST3、ST4、ST5和ST6)为人畜共患亚型。由此可见,明确牛芽囊原虫的感染状况不仅为保障牛群健康提供基础数据,也可用于评估当地人群的芽囊原虫感染风险。基于此,本研究从陕西省杨凌、铜川、汉中、渭南、宝鸡、咸阳6个地区采集了198份奶牛犊牛和173份秦川牛犊牛样品,应用基于SSU rRNA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这些犊牛芽囊原虫的感染率及亚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评估了该地区犊牛芽囊原虫的人兽共患风险。 研究结果显示,216份犊牛粪便样品的PCR扩增出现约60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但测序发现仅92份为芽囊原虫感染,总感染率为24.8%(92/371)。其中,宝鸡市感染率最高(48.0%,59/123),其次为渭南(26.7%,4/15)和杨陵(15.0%,24/160),汉中未发现芽囊原虫感染;秦川牛犊牛感染率(27.2%,47/173)略高于奶牛犊牛(22.7%, 45/198),但差异不显著;断奶后犊牛感染率(38.6%,66/171)显著高于(P< 0.01)断奶前犊牛(13.0%,26/200)。 基于SSU rRNA基因的进化关系分析表明,本研究所调查犊牛的芽囊原虫有4种基因亚型,即ST4、ST5、ST10和ST14。其中,ST10是本研究中的优势亚型(38.5%),广泛存在于各个年龄和各个阳性地区的犊牛;人畜共患 ST4和ST5 亚型主要分布于咸阳、宝鸡、渭南的断奶前奶牛犊牛,而ST14亚型主要分布于杨陵、宝鸡、铜川的奶牛犊牛和秦川牛犊牛。 综上所述,陕西部分地区犊牛存在芽囊原虫感染,其感染与地理分布和犊牛年龄密切相关。亚型分析显示,陕西省部分地区犊牛芽囊原虫存在遗传多样性,具有2个人畜共患亚型(ST4和ST5)和2个动物特异性亚型(ST10和ST14)。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需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来防控陕西省犊牛的芽囊原虫感染,并制定有效方案防控犊牛向其他动物及人传播芽囊原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