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安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研究
【6h】

西安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状况

1.3研究的主要内容

1.4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森林城市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森林城市相关概念

2.2森林城市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2.3森林城市的效益

2.4国家森林城市的评价指标

第三章 西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途径

3.1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自身条件

3.2创建森林城市的规划

3.3市区森林城市创建

3.4郊区森林城市创建

3.5乡村森林城市创建

第四章 西安创森取得的成果及存在问题

4.1成功创森后的森林总体布局

4.2森林城市可持续发展定位

4.3森林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促进西安市森林城市健康发展的建议

5.1完善城市森林的景观格局

5.2携手环境影响交互区,创建森林城市群

5.3重视生物多样性,发挥生态效应

5.4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市民意识

5.5加大资金投入,共建生态宜居之城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研究的主要结论

6.2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高科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极大丰富,但是城市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的加速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已日益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存环境。加快植绿,改变生态,是人类目前面临的迫在眉睫的大事。所以,和其它国家和城市一样,西安市也把大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新趋势。经过全市人民三年的共同努力,于2016年9月取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胜利。取得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标志着西安市城市发展再次迈上一个新台阶。 本文首先从国内外对森林城市研究状况出发,在阐述森林城市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森林城市建设的森林学理论、美学理论、生态学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基础,研究了森林城市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降音除噪,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化等生态效益、促进文化教育发展,提升城市景观休闲,优化美化环境的社会功能、产生规模经济,通过森林城市建设可以产生规模经济,产生投资经济、产生技术、知识和人才的经济效益。 其次,分析了西安市创建森林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生态条件,论述了创建森林城市的规划,详细阐述了西安市创建森林城市的途径和方法: 在市区通过三环路林带、幸福林带、朱宏路林带、大庆林带等林带建设;文景山公园、清凉山公园、潏河湿地公园等公园建设;通过劳动南路、桃园路、朱雀路、新城广场、钟鼓楼广场等道路广场建设,进行森林城市建设,提高了市区绿化覆盖率。 在郊区通过湿地建设和恢复、绿色廊道工程、都市水源涵养源、台源坡面绿化工程等方法来实现森林城市建设。 在乡村主要通过核桃园、猕猴桃园、葡萄基地等瓜果产业建设,苗木产业发展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等方法,发展“村在林中、园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乡村生态格局。 再次,论文阐述了西安市创建森林城市所取得的成绩:市域森林覆盖率、新造林面积、城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树种覆盖率、经济林面积等都有了大提升。紧接着又分析了西安市在森林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森林层次结构较为单一,常用树种数量较少,本地野生树种和乡土树种应用不足;城市森林建设不均衡;城市森林美学效果不佳;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等。 最后,论文提出了促进西安市森林城市健康发展的建议:通过加强城市森林景观规划、保持建设规模与生态保护均衡发展、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林地利用率等方法来完善城市森林的景观格局;通过生态措施、满足居民工作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等措施携手环境影响交互区,创建森林城市群;重视生物多样性,发挥生态效应;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市民意识;加大资金投入,共建生态宜居之城。 文章对西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出了三个发展方向的讨论:近自然的设计和管护;发展立体绿化,增加城市森林空间;开展国内国际合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