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农村高额彩礼与代际关系研究——基于陕南B村的调查
【6h】

当代农村高额彩礼与代际关系研究——基于陕南B村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状况

1.4.2 国外研究状况

1.4.3 研究评述

第二章 B村基本情况

2.1 B村概况

2.2 B村通婚情况

2.2.1 B村通婚圈

2.2.2 B村结亲的过程

2.3 B村彩礼情况

2.3.1 高额彩礼的出现

2.3.2 彩礼的金额

2.3.3其他结婚花销

3.1 高额彩礼产生的原因

3.1.1 农民支付能力增强

3.1.2 农村性别比例失衡

3.1.3 婚姻补偿观念盛行

3.1.4 婚嫁面子攀比心理

3.2 高额彩礼带来的社会影响

3.2.1 农村光棍增加

3.2.2 因婚致贫增多

3.2.3 彩礼纠纷加剧

第四章 彩礼的支付来源与去向

4.1 高额彩礼的支付来源

4.1.1 家庭积蓄

4.1.2 亲戚暂借

4.1.3 嫁女儿得到的彩礼钱

4.2 高额彩礼的去向

第五章 彩礼交换过程中婚姻当事人角色分析

5.1 娘家---主动索取者

5.2 新娘---积极争取者

5.3 婆家---辛劳付出者

5.4 新郎---被动“剥削者”

第六章 高额彩礼对代际关系的影响

6.1 高额彩礼与代际剥削

6.2 高额彩礼与代际失衡

6.2.1 代际责任失衡

6.2.1 代际义务失衡

6.3 高额彩礼与二代贫困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支付能力增强,间接促进了彩礼金额的上涨。可是收入增速赶不上彩礼上涨速度,很多农村家庭因为彩礼支付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家庭内部关系紧张。可以说,“高价彩礼”直接关联着家庭内部亲子关系的平衡与稳定,并且成为影响农村家庭内部和谐、影响代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以陕南B村为调研地点,以个体和家庭视角为出发点,关注目前农村地区适婚群体,主要是90后年轻人在缔结婚姻关系时,由彩礼支付引发的家庭内部代际关系变化。 本文首先对选题背景、选题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做了概述;其次聚焦B村,描述了B村基本情况和彩礼现状,包括B村生计方式、通婚圈和结亲过程,B村高额彩礼的出现、彩礼的名目金额。从纵向时间比较看B村彩礼上涨速度远高于收入增速,村民现有生计方式难以支付高额彩礼,通婚圈的扩大,女性外流使男性在婚姻市场处于不利的地位。性别比例失衡、婚姻补偿观念、支付能力增强、婚嫁攀比都是高额彩礼产生的原因,高额彩礼会使农村大龄光棍越来越多,因婚致贫的家庭增加,也会产生一定的彩礼纠纷;然后本文对高额彩礼的支付来源与去向做了统计,表明男方家庭主要是通过家庭积蓄、从亲戚家里暂借和通过嫁女儿获得的彩礼钱来支付女方家庭索取的高额彩礼,支付彩礼的相关债务也主要是亲代在偿还。而女方家庭获得的彩礼只有很少比例是随女儿带入到小家庭,陪嫁品也相对简单;最后通过彩礼支付过程中当事人角色分析,认为在婚嫁过程中,女方家庭比较有话语权,会在彩礼金额等方面争取利益最大化,是积极索取者的角色;男方家庭父母为了儿子能顺利结婚会选择尽力配合女方家要求,不断付出和奉献;新郎关注自我感受,没有承担意识,也没有承担能力,成为被动剥削父母的人。基于此,总结出高额彩礼对代际关系的影响。 本文认为,高额彩礼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子代对父代剥削的事实。亲代在高额彩礼支付过程中,尽责的履行了自己的义务,甚至付出了更多,但子代在彩礼承担上不主动表态、不够负责和有担当,属于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代际之间责任与义务不对等,引发了代际关系失衡。甚至因为支付高额彩礼,产生贫困的代际传递。

著录项

  • 作者

    田蜜;

  •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学科 社会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世勇;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国;
  • 关键词

    当代农村; 彩礼; 代际; 关系研究; 陕南;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