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朔荛花根化学成分分离及其农用活性研究
【6h】

河朔荛花根化学成分分离及其农用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植物源农药

1.1.1 植物源农药概述

1.1.2 植物源农药特点

1.1.3 植物源农药开发的意义

1.2.1 河朔荛花概述

1.2.2 河朔荛花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3 河朔荛花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河朔荛花根化学成分分离与结构鉴定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河朔荛花根农用活性研究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1 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3.2.2 抗细菌活性

3.2.3 杀虫活性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河朔荛花(Wikstroemia chamaedaphneMeissn.)是瑞香科荛花属的毒性植物,其叶、花等多个部位均可药用,也可用于防治虫害。目前,有关河朔荛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花蕾的化学成分及其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而根为非药用部位,具有资源丰富、经济成本低等优点。鉴于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有价值的植物源农药,本文对河朔荛花根的化学成分及农用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本文对河朔荛花根进行甲醇超声提取,采用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重结晶等技术从其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根据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确定了其中15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1-己酸-2,3-硬脂酸甘油三酯(1)、亚油酸甲酯(2)、β-谷甾醇(3)、月桂醇(4)、顺-十八碳-9-烯酸(5)、(2E)-庚基-3-(3,4-二羟基苯基)丙烯酸酯(6)、(-)-Pluviatolide(7)、1β-hydroxy-10β-H-guaia-4,11-dien-3-one(8)、异狼毒素(10)、新狼毒素B(11)、瑞香酚(12)、单棕榈酸甘油酯(13)、(+)-去甲络石甙元(14)、二氢瑞香素乙(15)、narin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18)。其中,化合物4、5、7、8、10-15和18均为首次从河朔荛花中分离得到。 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异狼毒素(10)、新狼毒素B(11)、化合物16和化合物17对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25.14μg/mL、13.97μg/mL、66.28μg/mL和112.52μg/mL;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68.36μg/mL、44.90μg/mL、134.38μg/mL和231.26μg/mL;同时,这4个化合物能有效抑制马铃薯晚疫病在离体叶片上的扩散,对马铃薯植株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此外,异狼毒素(10)、新狼毒素B(11)、化合物16和化合物17对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亦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尤其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其MIC值分别为12.5μg/mL、6.25μg/mL、25μg/mL、50μg/mL。(2)异狼毒素(10)、新狼毒素B(11)、化合物16和化合物17对鳞翅目害虫东方粘虫3龄幼虫无明显毒杀作用,但对同翅目害虫蚜虫和真螨目害虫朱砂叶螨有一定触杀活性,这4个化合物对蚜虫触杀作用的LC50值分别为531.01μg/mL、380.23μg/mL、622.29μg/mL和1061.51μg/mL;对朱砂叶螨触杀作用的LC50值分别为426.67μg/mL、214.42μg/mL、464.10μg/mL和758.74μg/mL。本文首次发现了新狼毒素B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活性,河朔荛花根作为非药用部位,来源广、经济成本低、农用活性多样,具有良好开发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