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融资融券渐进式扩容对内幕交易行为的影响——基于多期DID模型的研究
【6h】

中国融资融券渐进式扩容对内幕交易行为的影响——基于多期DID模型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导 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研究思路及方法

1.4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融资融券和内幕交易行为的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的定义与内涵

2.2融资融券与内幕交易行为的关系

2.3融资融券渐进式扩容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三章 融资融券对内幕交易行为影响的模型构建

3.1研究假设

3.2双重差分模型设计

3.3研究变量说明

3.4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3.5模型适用性检验

第四章 融资融券渐进式扩容对内幕交易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4.1描述性统计分析

4.2融资融券对内幕交易行为影响的回归分析

4.3融资融券对不同规模的公司内幕交易行为的影响

4.4融资融券对不同股权集中度的公司内幕交易行为的影响

4.5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主要结论

5.2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中,融资融券作为一项基本的信用交易制度,在完善证券市场交易体系和提升股市活跃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不同,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直至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业务正式进入试点阶段,这对完善我国证券交易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对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的研究侧重点在于其实施后的客观效果,包括股市流动性、波动性以及市场定价效率等方面。对于融资融券机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而融资融券的多空双向交易机制为内幕交易者提供了新的套利途径,同时其杠杆效应又大大的提升了内幕交易者的套利空间。可见,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可能加大内幕交易行为发生的概率。同时内幕交易行为会破坏证券市场的信息结构,降低市场效率,严重损害了证券市场的公平性。因此从内幕交易的角度入手,结合我国融资融券渐进式扩容的特点,研究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对内幕交易行为带来的影响,可以为今后我国融资融券制度的完善提供数据参考,同时给内幕交易行为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结合已有的研究结论以及对融资融券与内幕交易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选取2008-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的季报(含年报)数据作为整体研究对象。首先采用事件研究法,以季报公布日的前40天到11天作为估计窗,通过单因素市场模型估计预期换手率,随后将季报公布日前后共3日作为事件窗口期,通过窗口期内每日真实换手率与预期换手率的差值求和计算出季报公布日的累计异常换手率,并将其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衡量内幕交易行为。以融资融券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设定入选融资融券标的名单的股票作为实验组,其余作为对照组。同时加入资产负债率、股价、季报公布日收益率、股票季度交易量、股票季度交易额等控制变量。首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第三次扩容进行回归分析,验证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对内幕交易行为影响,随后结合融资融券渐进式扩容的特点,选取融资融券的后三次大规模扩容阶段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多期DID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本文拓展研究了公司的内部因素包括规模和股权集中度对融资融券交易中内幕交易行为的影响。 通过实证结果得出以下结论:融资融券的推出加大了内幕交易行为发生的概率;在规模较小、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中,融资融券对于内幕交易的刺激作用会加强;整体而言,融资融券渐进式扩容的政策放宽加剧了内幕交易行为的发生,但通过提高融资融券业务准入标准、加强市场监管等手段可以削弱其对内幕交易行为的刺激作用。最后,本文结合实证结论从制度、上市公司自律以及个人投资者三个层面对内幕交易的防范与监管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