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融资行为研究——基于陕西调研数据
【6h】

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融资行为研究——基于陕西调研数据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样本区域农户融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样本特征

3.2 样本农户融资现状

3.3 样本农户融资面临的问题

第四章 不同规模农户融资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4.1 模型选择与多元有序Logit模型构建

4.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4.3 模型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不同规模农户融资行为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5.1 模型选择与Double-Hurdle模型构建

5.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5.3 模型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和支点,是支撑农业发展的基本经济要素和内在动力。然而,在农户经济行为日趋多元化,农村金融需求迫切背景下,我国存在农村金融覆盖面窄、金融供给效率低和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等问题,导致农户“融资难”。同时,小规模家庭经营仍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另外,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的融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融资需求的规模和动因也有差异。因此,剖析不同规模农户融资行为差异性,探索影响不同规模农户融资可得性的机制,提高不同规模农户融资水平与生产经营能力,这对于农户分类管理、缓解农户融资约束、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本文以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为研究单元,以农户融资行为为研究对象,构建不同规模农户融资行为研究理论分析框架。利用陕西农户调研数据,界定了样本农户经营规模划分依据,对农户融资行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另外,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和Double-Hurdle模型,对不同规模农户融资认知、融资决策和融资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 (1)单一融资渠道难以满足农户多样化的融资需求,融资主要用于基本生活消费,农户融资具有融资金额小、频率高、融资渠道多样的特点。较大规模农户的融资金额最大,融资次数最少;规模较小的农户偏好通过非正规融资渠道融资,大、中规模农户偏好通过农信社和村镇银行融资;较小规模农户融资主要用于基本生活消费和教育医疗支出,中等规模农户融资主要用于非农生产性用途,而较大规模农户的融资用途在农业生产上的占比最大;(2)农户融资认知整体较差,较大规模农户表示在农村地区融资容易的占比最大,影响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融资认知的因素各异。较小规模农户的职业类型为纯农户,或具有高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和广泛的社会网络时,表示融资越容易;年龄对中等规模农户融资认知的倒“U”型影响显著,拐点在60岁,具有初中文化程度或家庭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表示融资较困难;家庭资产价值低的大规模农户认为融资容易;(3)农户是否参与金融市场融资以及融资程度的大小之间存在差异性,同一组特征变量对农户融资决策和融资程度的影响个数、程度及方向都不同。较小规模农户的融资决策主要受户主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政策认知和村庄市场化程度的影响,融资程度受户主性别、家庭规模、资产存量和政策认知的影响显著;中等规模农户的融资决策明显受家庭规模、村庄市场化程度、社会参与和政策认知的影响,只有户主年龄显著影响其融资程度;较大规模农户的融资决策则受家庭规模、村庄市场化程度、社会参与和便利认知的影响,融资程度受户主年龄、家庭规模、非农劳动力占比、村庄交通情况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不难发现,政策认知显著影响较小规模农户融资行为的两个阶段,家庭规模显著影响较大规模农户融资行为的两个阶段。 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丰富农户社会资本、提高收入与金融认知、发展多样化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供给效率等方面,提出引导不同规模农户提高融资认知水平和获贷能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不同规模农户融资可得性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