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分对普冰151光合生理特性、主要农艺性状及淀粉积累规律的影响
【6h】

水分对普冰151光合生理特性、主要农艺性状及淀粉积累规律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1水分对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1.2.2水分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

1.2.3水分对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1.3.1水分对小麦株高的影响

1.3.2水分对小麦群体结构的影响

1.3.3水分对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3.4水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1.4.1水分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1.4.2水分对小麦淀粉积累规律的影响

1.5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2.2试验设计

2.3.1生理特性的测定

2.3.2主要农艺性状的测定

2.3.3品质和淀粉的测定

2.4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不同水分处理对普冰151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3.1.1不同水分处理对普冰151旗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

3.1.2不同水分处理对普冰151倒二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

3.1.3不同水分处理对普冰151光合特性的影响

3.1.4不同水分处理对普冰151灌浆特性的影响

3.1.5不同水分处理下普冰151旗叶叶绿素含量与光合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3.2.1不同水分处理对普冰151生育期的影响

3.2.2不同水分处理对普冰151农艺性状的影响

3.2.3不同水分处理对普冰151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不同水分处理对普冰151品质和淀粉的影响

3.3.1不同水分处理对普冰151品质的影响

3.3.2不同水分处理对普冰151淀粉含量的影响

3.3.3不同水分处理对普冰151籽粒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3.3.4不同水分处理下普冰151籽粒淀粉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4.2.1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4.2.2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4.2.3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品质和淀粉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小麦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主粮作物,其产量的高低与中国的粮食安全生产以及粮食供给紧密相关,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麦的生产潜能,调控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以期达到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目的,本试验选用旱地优质小麦品种普冰151,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普冰151光合生理特性、主要农艺性状、品质和淀粉的影响,旨在为普冰151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与全生育期不灌水相比,拔节期灌水显著提高普冰151旗叶和倒二叶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p<0.05)。拔节期灌水显著提高普冰151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p<0.05),表明水分提高了普冰151光合特性。拔节期灌水增大灌浆过程中最大灌浆速率Vmax、籽粒灌浆平均速率V—和快增期平均灌浆速率V—s,表明在拔节期进行灌水有利于普冰151籽粒干重的增长和灌浆进程。 2.与全生育期不灌水相比,拔节期灌水能够延迟普冰151生育期2d、1d,且能够使普冰151株高显著增高4.16%、4.72%(p<0.05)。拔节期灌水有利于普冰151群体结构的建成,有效增加了普冰151成穗数,显著提高成穗率(p<0.05)。与全生育期不灌水相比,拔节期灌水显著提高成熟期普冰151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p<0.05),增幅分别为10.50%、15.26%。在杨凌和三原两个试验地,拔节期灌水处理下普冰151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分别较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增长3.3%和7.05%,8.56%和9.41%,16.16%和15.12%,使得最终产量分别提高了23.06%和30.56%,差异在处理间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3.与全生育期不灌水相比,拔节期灌水能够显著提高普冰151蛋白质含量、容重、沉降值和最大拉伸阻力(p<0.05),对水分、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影响不显著,有利于改善普冰151部分品质特性。不同水分处理下普冰151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变化均呈“S”型曲线,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含量变化速率均表现出“慢-快-慢”的趋势,在花后15-20d达到峰值。普冰151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积累特征与含量变化特征大致相同,花后20-25d积累速率达到峰值。随着籽粒灌浆期的推移,直、支比例呈“V”型曲线变化。成熟期,拔节期灌水处理下普冰151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和积累量都显著高于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p<0.05)。 综上所述,拔节期灌水,灌水量750m3·hm-2能够促进普冰151进行光合作用,使普冰151获得较高籽粒产量和较理想的品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