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维编织C/C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以及损伤演变研究
【6h】

三维编织C/C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以及损伤演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1.2 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特点

1.2.1影响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

1.2.2 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3 C/C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及损伤演变研究情况

1.3.1 C/C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

1.3.2疲劳强化现象

1.3.3疲劳损伤及强化的机理研究

1.4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成果

1.4.1研究目的

1.4.2主要研究内容

1.4.3主要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第二章C/C复合材料的弯弯疲劳行为

2.1前言

2.2试验

2.2.1材料的制备

2.2.2静态弯曲和疲劳试验方法

2.2.3损伤检测及微观形貌观察

2.3结果与讨论

2.3.1疲劳寿命(S-N)曲线

2.3.2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行为

2.4疲劳断裂模式的演化

2.5疲劳试件的剩余弯曲强度

2.6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C/C复合材料的拉拉疲劳行为

3.1前言

3.2试验

3.2.1材料的制备

3.2.2性能测试

3.2.3微观形貌观察

3.3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拉拉疲劳寿命

3.3.2疲劳试件的剩余弯曲、拉伸强度

3.3.3疲劳加载对载荷-位移曲线的影响

3.3.4应力水平对载荷-位移回滞曲线的影响

3.3.5疲劳损伤形貌变化

3.3.6界面弱化对性能强化的贡献

3.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C/C复合材料的疲劳损伤演化以及强化机制

4.1引言

4.2试验

4.2.1试验步骤

4.2.2试验检测仪器型号和条件

4.3结果与讨论

4.3.1疲劳加载对C/C复合材料X-ray衍射结果的影响

4.3.2疲劳加载对C/C复合材料电阻的影响

4.3.3微观结构变化与疲劳强化机制

4.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切口C/C复合材料的疲劳行为研究

5.1前言

5.2试验

5.2.1材料的制备

5.2.2切口试件设计

5.2.3性能测试标准、条件

5.2.4损伤检测及微观形貌观察

5.3结果与讨论

5.3.1切口敏感性评价

5.3.2切口效应

5.3.3载荷-位移曲线特点

5.3.4疲劳加载对切口试件断裂模式的影响

5.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疲劳加载对C/C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

6.1前言

6.2试验

6.2.1材料的制备

6.2.2紧凑拉伸试验

6.2.3显微结构分析

6.3结果与讨论

6.3.1断裂损坏特征

6.3.2柔度曲线

6.3.3断裂韧性的能量表征

6.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C/C复合材料的热膨胀行为及高温强化机制

7.1前言

7.2实验

7.2.1材料的制备

7.2.2性能测试

7.2.3微观形貌观察

7.3结果与讨论

7.3.1热膨胀行为

7.3.2高温弯曲行为

7.3.3高温强化机理的研究

7.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结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C/C复合材料综合了碳材料的高温性能和复合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具有比重轻、高比强度和比刚度、优异的烧蚀性能和摩擦性能、良好的抗热震性能、低蠕变、高温下强度保持率高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它既可以作为功能材料、又可以作为高温结构材料使用,是目前唯一可用于2800℃以上高温的复合材料。其中,以碳纤维三维编织物为增强体制得的C/C复合材料,由于其一次编织成型、不需要缝合和机械加工,纤维贯穿材料的长、宽、高三方向形成三维整体网状结构,可更有效地提高厚度方向的强度和抗冲击损伤的性能,从而克服了一维和二维增强体的结构缺陷,因此已成为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的重要新型材料。作为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三维整体编织C/C复合材料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疲劳加载的情况,而疲劳损伤的逐步积累会在某一循环次数下导致材料的突然断裂,这种断裂往往无明显征兆,危害性极大,因此对其疲劳行为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论文中,以C/C复合材料疲劳行为及损伤扩展为核心内容,主要研究分为六部分:弯弯疲劳行为研究、拉拉疲劳行为研究、疲劳损伤演变及强化机制研究、切口试件疲劳行为研究、疲劳加载对断裂韧性的影响、材料热膨胀规律及高温强化机制的研究。 研究了三维整体编织C/C复合材料的弯弯疲劳行为,测定了三维整体编织C/C复合材料的弯弯疲劳寿命(S-N)曲线以及疲劳加载过程中的载荷-挠度回滞曲线,通过试件实物照片和SEM疲劳断口分析,探讨了在不同应力水平下,材料的损伤模式。揭示了纤维与基体界面的滑动磨损在疲劳失效中起重要的作用,应力水平的高低控制着这种滑动磨损的程度和速度。 通过夭折实验(实验进行到一定周次中止)以及SEM疲劳断口分析,研究了拉拉疲劳加载对三维整体编织C/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测定了三维整体编织C/C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S-N)曲线。发现拉拉疲劳加载不但使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强,使其弯曲强度也得以强化,但疲劳强化存在有极限水平。并且,随疲劳循环次数的增加,材料的断裂也由脆性转化为假塑性模式。 根据三维整体编织C/C复合材料自身的结构特点,选择X-ray衍射以及电阻检测作为无损检测手段,辅以SEM扫描电镜观察,对该材料在疲劳加载过程中的显微结构演化进行了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发现了疲劳加载不但使纤维/基体之间的界面弱化,同时还具有增加碳层面间距、表观微晶尺寸减小以及消除界面残余热应力的功效,这些微观结构的变化都将使C/C复合材料的性能得以提高。提出了低应力作用下的疲劳加载实际上是C/C复合材料“疲劳训练”过程的观点。 考察了切口三维整体编织C/C复合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以及疲劳行为。发现三维整体编织C/C复合材料在静载以及疲劳加载条件下对切口均无敏感性,而疲劳载荷则会进一步降低材料对切口的敏感性,在断裂过程中,会不断出现应力松弛和应力提高的交替现象。切口材料在静态弯曲时的断裂模式以复合材料的“裂纹扩展模式”为主,虽然在断裂时,材料也表现出界面损伤、纤维拔出的现象,但主要还是由垂直于加载方向的单一裂纹主导的断裂模式,表现出脆性断裂的特征。而切口试件的疲劳断裂,却是表现出多种损伤形式:裂纹扩展方向偏转,基体的松散、基体中的分层裂纹、裂纹尖端的塑性变形等等,材料的断裂模式以复合材料的“总体损伤模式”为主。 研究了疲劳加载对C/C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疲劳加载使C/C复合材料断裂韧性显著提高,提高幅度达4.5倍。 全面的考察了三维整体编织C/C复合材料从室温到1300℃温度范围内的热膨胀行为,发现三维整体编织C/C复合材料从室温到100℃的温度范围内,CTE受材料密度和孔隙的制约,呈负膨胀状态;在高于100℃以后的温度范围内,材料的热膨胀变化规律则由碳纤维和碳基体的热膨胀行为以及界面热应力共同决定的,是纤维和基体相互限制、相互竞争的结果。与常温相比,三维整体编织C/C复合材料在高温下不但材料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应变能力也有大的增加,但并不会随温度的升高而无限升高,在基体裂纹达到愈合状态时,强度将达到极限值。高温时由于材料内部摩擦阻尼和碳本身的内摩擦行为的共同作用,材料的内摩擦随温度上升而增加,使界面承载能力加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